<abbr id="hosvp"><tt id="hosvp"></tt></abbr>
  • <tt id="hosvp"><tt id="hosvp"></tt></tt>
    <div id="hosvp"></div>

        1. 亚洲精品不卡av在线播放,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永久,久久综合国产色美利坚,国产区一区二区现看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国产,国产精品男女爽免费视频,伊人精品成人久久综合97,性欧美乱熟妇xxxx白浆
          首頁 >> 公開信息內容
          索  引  號:11532329015178442p-/2022-1103043 公文范圍:公開 發布機構:武定縣政府辦 失效日期: 發文字號: 主  題  詞: 標      題:武定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整體支出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2021年度) 發布日期:2022年11月03日

          武定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整體支出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2021年度)

          武定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2021年度)

          一、部門(單位)基本情況

          (一)概況

          1部門主要職責

          貫徹實施國家、省、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擬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政策,擬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規范性文件,并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負責職業中介機構的監督管理,負責對人力資源市場進行監督檢查;負責促進就業工作,擬訂統籌城鄉的就業發展規劃、政策并組織實施;統籌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組織實施城鄉養老、失業、工傷等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政策;會同有關部門落實擬訂農民工工作綜合性政策和規劃,協調、推動農民工相關政策的落實,協調解決勞動糾紛,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組織和監督實施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制度和勞動關系政策,完善勞動關系協調機制;組織實施勞動監察,協調勞動者維權工作,依法查處相關案件。組織實施引進國內外智力和出國(境)培訓計劃,承擔國內外人才技術交流合作工作。承辦武定縣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2機構設置情況

          納入武定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2021年度部門預算編報的單位共1個,內設13個內設機構、老干部管理股和下屬武定縣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主要有:辦公室、政策法規股、規劃財務股、就業促進與失業保險股、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股(職業能力建設股)、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股、工資福利股(評比達標表彰辦公室)、養老保險股、工傷保險股、勞動保障監察大隊、社會保險基金監督股、武定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信訪調解與勞動關系股)、宣傳股、老干部管理股、武定縣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

          在職人員編制26名,其中:行政編制10名,事業編制10名,機關工勤人員編制6名。在職實有50人,其中:財政全供養46人,財政部分供養4人,非財政供養0人。

          離退休人員13人,其中:離休0人,退休13人。

          車輛編制1輛,實有車輛1輛。

          我單位共有國有資產1248.26萬元,其中流動資產182.49萬元,在建工程7萬元,固定資產原值1461.53萬元。固定資產一是車輛數量1輛,價值37.86萬元;二是通用設備數量157個,價值154.85萬元;三是房屋構筑物5394.71平方米,價值1197.30萬元;四是專用設備2臺,價值0.32萬元;五是家具用具12套,價值71.20萬元。

          3重點工作目標任務

          (1)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政策,扎實做好穩就業工作。一是認真貫徹落實積極就業政策。持續全面貫徹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和穩就業工作若干措施,加大援企穩崗力度,落實就業補貼政策。全年累計為符合條件人員辦理社保補貼241人116.49萬元;發放失業保險待遇金3615人次474.91萬元;發放失業補助金576.97萬元;發放穩崗返還資金42.84萬元;發放外出務工獎補2948人193萬元;發放技能提升補貼32人6.14萬元;發放12家高校畢業生見習補貼38.6萬元。二是做好公共就業服務。積極開展農村勞動力百日行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活動,加強用公企業對接和勞務中介協調,搭建優質就業平臺。全年累計舉行巡回招聘會38場次,全縣印制和懸掛宣傳條幅數46條,發放、張貼宣傳資料份數23700份,推薦工種329個,推薦用工崗位47992個;“點對點”輸出29批469人,其中脫貧人員149人,包車40輛次;招用就業困難人員并享受扶持政策74人。三是突出抓實抓好重點群體就業。針對高校畢業生,繼續實施“就業創業促進計劃”“基層就業計劃”,圍繞“五類困難人員”實施就業幫扶政策,積極開發鄉村公共服務崗位和城鎮公益性崗位,創建就業幫扶車間吸納脫貧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全年,全縣城鎮新增就業3350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118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71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達3.06%,控制在州下達指標范圍內;合理開發鄉村公共服務崗位2151個、城鎮公益性崗位719個,發放鄉村公崗人員2.58萬人次2065萬元,發放城鎮公益性崗位1391人次859萬元;撥付紅土田社區“易遷點”服務補貼10萬元;撥付23個“幫扶車間”獎補資金37.78萬元。四是切實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積極開展抓“雙創”穩就業專項行動,用足用好創業擔保貸款財政貼息等扶持政策;繼續加大對各類人才、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和小微企業發展升級支持力度。全年完成“貸免扶補”創業貸款243戶4526萬元,帶動就業508人,完成創業擔保貸款143戶2454萬元,帶動就業231人;發放高中畢業生創業補貼3人4.5萬元。五是加強培訓促轉移就業。根據市場需求、群眾需求和產業需求,重點突出對易地搬遷點、移民搬遷點、重點地區群體、農村勞動力的“訂單式、專修式”轉移就業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和網絡培訓。全年累計開展全縣農村勞動力培訓9.06萬人次,其中培訓脫貧勞動力5.68萬人次;開展創業培訓63人;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4458人次。六是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力度。繼續加大省外轉移輸出力度,提高規模化、組織化輸出程度。全年累計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1.98萬人,其中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51萬人,完成脫貧勞動力轉移4.94萬人。

          (2)著力完善體制機制,全面提升社會保障能力。一是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提升社會保險執行率。繼續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重點對中小企業職工、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從業人員等群體實施精準擴面。全年全縣養老保險累計參保19.98萬人(其中,企業職工參保10688人,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參保8006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181114人);工傷保險參保20250人;失業保險參保7335人;社會保險執行率達100.92%。二是嚴防基金風險,社保基金征繳、支付能力穩步提升。加強經辦機構內控制度建設,建立健全預警信息分析和處理機制,提高非現場監督能力,對各項社會保險基金運行情況進行動態、全過程監管,努力防范和化解風險,嚴防基金流失,確保各項社會保險基金安全運行。全年累計收繳企業養老保險費7996.1萬元,支出18728.48萬元;累計收繳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費12450.39萬元,支出12896.05萬元,累計收繳職業年金費2258.29萬元;累計收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1785.35萬元,支出6366.8萬元;累計收繳工傷保險費630.17萬元,支出1384.93萬元。三是切實推進社會保險清欠、追償工作。堅決整治多領冒領、截留套取社會保險待遇的違法違規行為,成立領導小組,多部門聯動,對已查實的資金進行實地追償,加強數據核查力度,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全年累計收回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歷年欠費110萬元;累計收回工傷保險歷年欠費11萬元。

          (3)全面加強人才人事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一是認真做好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機關工人年度考核工作。完成全縣事業單位工作人員2020年度考核4083人(含駐村工作隊員93人),參考率為99.9%;完成機關工人2020年度考核120人(含駐村隊員11人),參考率為99.17%;完成2020年度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的考核認定工作;完成機關事業單位技術工人29人考核認定,社會化技能人才的培訓考核認定234人;完成“彝鄉名匠”3人考核工作。二是進一步規范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落實好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政策,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創業創新;積極與縣委編辦對接,根據空編情況擬定我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計劃,完成事業單位公開招聘28人,緊缺人才引進10人,三支一扶轉聘1人、招募2人,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安置6人,復員、轉業士官安置20人。三是抓好專業技術人員結構比管理和正常晉升職務工作。完成2021年各單位崗位計劃審批和后繼管理工作,等級變動認定55人,以及專業技術職務晉升302人(其中正高級2人、副高級109人、中級119人、初級72人);推薦1人參加評選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推薦1人參加評選基層最美高校畢業生。四是認真做好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調動相關工作。全年共辦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97人的調動手續(其中,鄉鎮間調動22人,鄉鎮內調整7人,縣級之間調動7人,鄉鎮調縣級28人,縣內調縣外20人,外縣調入13人)。五是扎實開展“三支一扶”人員管理工作。開展優秀專業技術人員及“三支一扶”人員慰問12人,發放慰問經費3600元;發放“三支一扶”人員2020年績效工資19800元。

          (4)聚焦根治欠薪目標,注重防控勞動關系風險。一是扎實開展根治欠薪專項行動,切實抓好治欠保支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建立全縣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工作機制,健全應急工作機制和應急預案,及時調整充實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協調全縣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工作;認真開展根治欠薪夏季、冬季專項行動,做好集中接訪工作,聯合行業部門扎實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專項檢查、隱患排查和重點督查,加大對欠薪問題的治理力度,以法治手段根治欠薪頑疾,確保農民工工資基本無拖欠目標如期實現。全年共接到投訴咨詢202件,辦結188件,正在辦理18件,辦結率93.07%;共督促24個在建工程項目繳存農民工工資保證金863.9萬元,退取31個工程項目農民工工資保證金898.54萬元,為380名勞動者追回工資289.5萬余元。二是加強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著力提高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能力,加強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建設和仲裁隊伍建設,不斷提高辦案能力和爭議處理效能;扎實抓好來信來訪工作,暢通群眾訴求渠道,著力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全年共接到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案件65件,其中受理40件,不予受理25件,涉及勞動者68人,涉及金額達139.93元,調解結案39件,終局裁決1件,調解率達97.5﹪,結案率達100﹪;網上勞動用工備案新開戶116戶,變更168份,勞動合同簽訂率100%;接訪14批(次),涉及35人次,全部辦結。三是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強化日常監察與專項檢查,落實“黑名單”、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以及治欠保支通報等制度,推進勞動保障守法誠信建設;聯合行業部門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開展非法使用童工及智力殘疾人的專項行動。全年對15家重點企業按月進行勞動關系定點監測;共開展各類用人單位日常巡查177戶次,下達調查詢問書4份、責令改正決定書16份、行政處理決定3份、行政處罰決定3份。

          (二)部門預算管理、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根據《武定縣財政局關于印了<2021年度預算績效管理考核細則>的通知》(武財績〔2021〕4號)和《武定縣財政局中共武定縣委組織部武定縣審計局關于印發<武定縣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推進方案>的通知》(武財辦〔2020〕15)文件相關要求,為確保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和取得成效,我局及時成立了武定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理領導任組長,各股室(中心)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規劃財務股,具體負責全局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為績效管理工作的組織實施提供了保障,確保了績效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設立情況。

          在2021年預算編制工作中,將績效目標設置作為預算安排的前置條件,全面實施績效管理,完善預算績效管理流程,擴大預算績效管理范圍,加強評價結果運用,努力盤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開展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穩步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積極開展重點項目進行績效管理試點工作。

          (四)部門整體收支預算及執行情況。

          1.部門財務收入情況

          2021年部門財務總收入1194.38萬元,比2020年增加75.98萬元,增加的原因是與上年相比多增加了創業擔保貸款貼息補助資金項目和農村勞動力培訓及轉移就業精準扶 貧專項經費項目。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1194.38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0萬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0萬元,事業收入0萬元,事業單位經營收入0萬元,其他收入0萬元,上年結轉0萬元。

          2.財政撥款收入情況

          2021年部門財務總收入1194.38萬元,比2020年增加75.98萬元,增加的原因是與上年相比多增加了創業擔保貸款貼息補助資金項目和農村勞動力培訓及轉移就業精準扶 貧專項經費項目。其中:本年收入1194.38萬元,上年結轉收入0萬元。本年收入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1194.38萬元(本級財力954.56萬元,專項收入239.82萬元,執法辦案補助0萬元,收費成本補償0萬元,財政專戶管理的收入0萬元,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0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0萬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0萬元。

          3.預算單位支出情況

          2021年部門預算總支出1194.38萬元。財政撥款安排支出1194.38萬元,其中,基本支出954.56萬元,占總支出的79.92%,與上年對比減少6.67%。主要原因一是單位人員結構變化,行政人員減少一人,事業人員增加一人。二是大學生村 官招考錄用后,基本支出減少預算。項目支出239.82萬元,占總支出的20.08%,與上年對比增加6.7%,主要原因分析是與上年相比多增加了創業擔保貸款貼息補助資金項目和農村勞動力培訓及轉移就業精準扶 貧專項經費項目。

          4.嚴控“三公經費”支出情況。

          2021年“三公”經費預算數和2020年預算數減少。具體情況如下:

          (1)因公出國(境)費

          2021年因公出國(境)團組0次,出國(境)0人。實際發生因公出國(境)費0萬元,和2020年一樣無因公出國(境)預算安排。

          (2)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

          2021年購置公務用車0輛,公務用車保有量1輛,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2萬元。其中:購置費0萬元,比2020年預算減少0萬元;運行維護費2萬元,比2020年預算減少0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和2020年持平。

          (3)公務接待費

          2020年預計執行國內公務接待175批次,900人次,接待費開支2.5萬元;外事接待0批次,0人,接待費開支0萬元。公務接待費和2020年比下降。

          二、績效評價工作情況

          (一)績效評價的目的。

          為進一步規范財政資金管理,強化部門支出責任,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根據《武定縣財政局關于印了<2020年度預算績效管理考核細則>的通知》(武財績〔2020〕5號)和《武定縣財政局 中共武定縣委組織部 武定縣審計局關于印發<武定縣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推進方案>的通知》(武財辦〔2020〕15),我局成立了績效評價工作小組,對我局2020年度績效工作進行評價。

          績效評價目的:按照年初績效評估指標,結合實際工作情況,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和內控機制,合理分配人、財、物,完成部門職能目標,實現較高的工作效率和水平。

          (二)自評組織過程。

          1.前期準備:成立評價小組。成立了由局績規劃財務股、辦公室組成的績效評價工作小組。

          2.組織實施:收集查閱資料。評價小組收集了相關規章、制度、職責、工作計劃等各種資料填報相關數據,詢問有關情況。

          評價小組對收集的各種資料和2021年部門整體支出數據進行核實,確保資料真實可信、準確無誤。評價小組通過對資料分類整理和分析,按照評價指標、評價標準進行打分,形成自評結論。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一)投入管理情況

          2021年部門財政撥款收入1194.38萬元,財政撥款安排支出1194.38萬元,其中,基本支出954.56萬元,項目支出239.82萬元,主要用于單位職工工資福利支出755.71萬元、商品和服務支出98.57萬元;對個人和家庭補助125.28萬元;大學生村 官工作生活補助93.19萬元,“三支一扶”人員工作生活補助10.32萬元;單位退休人員退休費21.77萬元;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支出63.23萬元;單位職工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繳費支出12.02萬元;原國有企業改制人員社會保險補貼支出152.0萬元;單位職工醫療保險繳費支出35.57萬元;單位職工公務醫療保險繳費支出18.68萬元;單位職工住房公積金支出47.42萬元。

          (二)履職完成情況

          1.全力應對疫情影響,把“穩就業”擺在更突出位置。一是認真貫徹落實穩就業政策措施。全面貫徹落實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穩就業工作的若干措施,加大援企穩崗力度,鼓勵企業不裁員、少裁員。年內發放企業穩崗返還補貼資金88戶359.94萬元,惠及參保職工2806人。二是做好公共就業服務。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各類專場招聘會逐一取消。大力推廣使用“一部手機就業通”,利用各種新媒體平臺發布用工崗位31443個,其中省外崗位19591個、省內崗位8583個、州內崗位3269個;舉辦網絡招聘30場次,提供就業崗位31443,參加網絡招聘2562人。成立了紅土田易地扶貧搬遷點和金沙社區移民搬遷點“就業創業服務站”,下撥服務站創建工作經費10萬元,建立了搬遷點群眾就業幫扶的長效機制。三是突出抓實抓好重點群體就業。針對高校畢業生,繼續實施“就業創業促進計劃”、“基層就業計劃”,針對下崗職工、就業困難人員和農轉城人員,落實好就業幫扶政策,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全縣城鎮新增就業3306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603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801人,登記失業率2.92%,控制在州下達指標范圍內。四是切實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積極開展抓“雙創”穩就業專項行動,用足用好創業擔保貸款財政貼息等扶持政策。繼續加大對各類人才、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和小微企業發展升級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完成“貸免扶補”扶持創業158戶2370萬元,完成創業擔保貸款扶持創業126戶1890萬元,共發放貸款284戶4260萬元。五是就業培訓有效開展。根據市場需求、群眾需求和產業需求,重點突出對扶 貧易地搬遷點、移民搬遷點、重點地區群體、貧困地區勞動力的就業培訓工作。全縣農村勞動力培訓3.91萬人次,其中培訓貧困勞動力2.46萬次,貧困勞動力技能培訓7768人次。六是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力度。繼續加大省外轉移輸出力度,加強以長三角、珠三角等沿海發達地區為重點的區域勞務協作,提高規模化、組織化輸出程度。截至目前,完成有組織點對點勞務輸出16批次573人,組織化輸出5000多人。全縣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41萬人,其中新增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0.58萬人。累計實現轉移就業11.8萬人次,轉移就業率達76.6%;其中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4.6萬人次,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率達73%。七是貫徹落實就業幫扶政策。截至目前,發放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獎補”560人35.04萬元;兌付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人員“一次性生活補貼”1627人107.9萬元;創建就業幫扶車間22個,吸納本地勞動力就業1911人,其中吸納貧困勞動力249人,兌付獎補資金33.72萬元;安置鄉村公益性崗位2145人,1-6月每人每月發放補貼500元,7月起每人每月發放補貼800元,全年發放補貼1537.9萬元;年內兌付勞務經紀人就業創業服務補貼154人46200元;兌付省內外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人員一次性生活補貼1875人126萬元,省外務工交通費補助242人16.39萬元,外出務工獎補1355人84.65萬元。

          2.注重完善體制機制,著力提升社會保障能力。一是繼續深化社保領域改革。深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認真貫徹落實相關配套政策措施,持續做好“中人”待遇平穩過渡工作。推進落實改革完善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政策,出臺了《武定縣改革完善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障工作實施辦法》,全面啟動實施了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障工作。二是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繼續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重點對中小企業職工、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從業人員等群體實施精準擴面。截至12月底,全縣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8956人,其中在職人員參保6125人;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養老保險參保7886人,其中在職人員5852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182136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保79720人;工傷保險參保18895人;失業保險參保6648人。三是貫徹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費政策。累計為全縣參保企業、單位減免社會保險繳費負擔4602.37萬元,其中:執行降費政策減輕養老保險繳費2565.34萬元,工傷保險0.68萬元,失業保險130.86萬元;執行疫情期間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費政策減輕養老保險繳費1148.47萬元、工傷保險252.53萬元,失業保險504.49萬元。四是嚴格防控基金運行風險。加強經辦機構內控制度建設,建立健全預警信息分析和處理機制,提高非現場監督能力,對各項社會保險基金運行情況進行動態、全過程監管,努力防范和化解風險,嚴防基金流失,確保各項社會保險基金安全運行。全年收繳各項社會保險費20324萬元,支出各項社會保險基金28249萬元。五是做細做實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推廣使用“云南人社12333”和“一部手機辦事通”手機APP人臉識別進行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自助確認工作。完成370名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的檔案整理及移交工作。六是積極落實養老保險代繳政策。完成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的信息篩查比對,做好人員標識,建好臺賬,完成政府代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工作,為符合條件的1499名貧困人口、6175名低保人員、267名五保對象按100元檔次標準代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79.41萬元;為988名重度殘疾人按200元檔次標準代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19.76萬元;為3021名正常繳費的三、四級殘疾人發放100元的繳費補貼30.21萬元。

          3.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加強人才人事工作。一是做好事業單位人員招聘相關工作。年內新增錄用事業人員203人,其中引進事業單位緊缺人才7人,公開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73人,轉聘4人,配合教體、衛健部門做好專項招聘91人,大學生村 官定向招聘事業人員13名,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安置2人,退伍軍人安置13人。二是進一步規范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完成2019年度各類人員統計和年度考核工作,強化考核結果應用,嚴格執行獎懲制度。落實好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政策,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創業創新。認真做好2020年鼓勵專業技術人員到基層服務相關工作。抓好專業技術人員結構比管理、正常晉升職務和專業技術職稱評聘等工作。更新2019年度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庫。健全事業單位崗位績效工資制度,繼續深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

          4.聚焦根治欠薪目標,注重防控勞動關系風險。一是強化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宣傳。重點宣傳《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勞動保障監察條例》、《楚雄彝族自治州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知識,督促用人單位依法用工行為,提高廣大勞動者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發放宣傳單4600多份,各成員單位在全縣范圍內懸掛宣傳布標37條,電子屏宣傳顯示53塊,開展現場宣傳17場次,咨詢人數1300多人次。二是切實抓好治欠保支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以法治手段根治欠薪頑疾,確保農民工工資基本無拖欠目標如期實現。嚴厲打擊惡意欠薪、惡意討薪、強迫勞動等違法犯罪行為。三是加強勞動關系協調和企業工資分配管理工作。繼續推進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完善勞動用工信息網上申報備案。四是加強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工作。著力提高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能力,加強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建設和仲裁隊伍建設,不斷提高辦案能力和爭議處理效能。五是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強化日常監察與專項檢查,繼續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用人單位遵守社會保險和勞動用工法律法規情況等專項檢查活動,落實“黑名單”、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以及治欠保支通報等制度,推進勞動保障守法誠信建設。年內督促30個工程項目累計繳存農民工工資保證金1269.55萬元,57個工程項目退取農民工工資保證金1193萬元;對10個工程項目進行緩交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緩交金額495.83萬元;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累計余額3047.47萬元,應急周轉金100萬元。

          (三)履職效果情況

          1經濟效益評價

          總的來說2021年預算配置控制較好,支出總額控制在預算總額以內,除政策性工資預算追加以及其他工作經費預算追加外,沒有其他相關事項的預算調整,我單位預算“三公”經費總體控制好,未超本年預算且在上年決算支出的基礎下削減,積極響應政策號召,開源節流。資產管理方面,在財政局國資部門的指導下,按政策要求于本年進行了系統資產盤點和清理,做到國有資產不流失,不空置。

          2可持續影響效益評價

          我單位預算安排的基本支出基本保障了我局工作的正常運轉,預算執行上我單位嚴格遵守各項財經紀律,在資金的使用上也是按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及規定的資金使用范圍,使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確保了每項資金用在該用的地方,發揮該有的作用,2021年我部門很好地完成了政府交辦的相關工作。

          (四)社會滿意度及可持續性影響

          服務對象滿意度在90%以上。

          四、存在問題及整改情況

          (一)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由于年初預算公用經費是按在職人員人均8140.00元預算安排,單位剛性支出事項多,比如:駐村隊員工作經費和差旅費補助、保安費、保潔費、自收自支員社會保險費、單位法律咨詢顧問費、公益性崗位人員失業保險費、電梯維修檢測費等。安排的公用經費無法滿足單位正常運轉,在公用經費細化時很難做到精準,導致實際公用經費支出明細時有改變,造成預算編制與實際情況存在偏差。

          (二)整改情況

          1.強化預算管理,嚴格按照預算編制的相關制度和要求進行預算編制,進一步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嚴謹性和可控性,提高單位預算執行力度。

          2.加強資產管理,做好資產信息系統的維護工作,及時錄入更新購置資產,使資產變動情況與信息系統數據一致。

          3.加強財務管理,嚴格財務審核。在費用報賬支付時,按照預算規定的費用項目和用途進行資金使用審核、列報支付、財務核算,杜絕超支現象的發生。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和公開情況

          根據財政相關要求,強化績效自評結果應用,我局將績效自評結果作為改進預算管理的重要依據,推動績效目標編制科學化、精細化,推進績效運行監控制度化、常態化。

          在績效評價方面,我單位按照項目決策、管理、完成及效果四類指標,對資金支出行為過程及其效果進行綜合評價和判斷,評價資金使用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完善資金管理和項目管理的制度機制、調整支出結構相關建議,為年度預算編制提供參考依據,促進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2021年度,我單位不涉及重點項目預算及績效目標,在預算執行過程中,我們將不斷建立健全相關績效制度,規范資金和項目管理,充分發揮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接受社會監督。

          六、主要經驗和做法

          根據相關要求,對2021年度部門預算安排的所有支出開展績效自評,確保績效自評覆蓋率達到100%。并且在支出績效評價的基礎上,組織開展2020年度部門整體績效自評工作,確保自評覆蓋面達到100%。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主要對預算執行與調整情況、整體支出績效目標完成情況進行分析,全面反映整體績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并提出解決問題的途徑。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武定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2年10月31日

          武定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報告

          (2021年度)

          一、基本情況

          (一)項目概況

          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為全面貫徹落實州第八次黨代會、州委八屆二次全會精神,進一步加快經濟發展步伐,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統籌兼顧好不同社會階層的具體利益,做好新形勢下原國有改制企業的有關工作,事關企業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幫扶承擔部分社會保險負擔。支持幫扶從事靈活就業的原國有企業改制企業人員接續社會保險關系,對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當年晚最低繳費總額的一定比例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其中:女年不滿40周歲,男年不滿45周歲的補貼40%;女年滿40周歲不滿45周歲,男年滿45周歲不滿50周歲的補貼50%;女年滿45周歲以上,男年滿50周歲以上的補貼60%。

          (二)項目績效目標

          2021年縣級財政預算安排152萬元,用于原國有企業改制人員社會保險專項補助。

          (三)項目組織管理情況

          按照原國有企業改制人員社會保險專項補助有關文件要求,對各類用人單位新招用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并與之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且為其繳納社會保險的,按其新招用就業人員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的單位繳納部分給予補貼,個人繳費部分仍由人承擔。

          二、績效評價工作開展情況

          (一)績效評價目的、對象和范圍

          按照年初績效評估指標,結合實際工作情況,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和內控機制,合理分配人、財、物,完成部門職能目標,實現較高的工作效率和水平。

          (二)績效評價原則、依據、評價指標體系(附表說明)、評價方法、評價標準、評價抽樣等

          根據《武定縣財政局關于印了<2021年度預算績效管理考核細則>的通知》(武財績〔2021〕4號)和《武定縣財政局中共武定縣委組織部武定縣審計局關于印發<武定縣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推進方案>的通知》(武財辦〔2020〕15),我局成立了績效評價工作小組,對我局2021年度績效工作進行評價。

          (三)績效評價工作過程

          1前期準備:成立評價小組。成立了由局績規劃財務股、辦公室組成的績效評價工作小組。

          2組織實施:收集查閱資料。評價小組收集了相關規章、制度、職責、工作計劃等各種資料填報相關數據,詢問有關情況。

          評價小組對收集的各種資料和2021年部門整體支出數據進行核實,確保資料真實可信、準確無誤。評價小組通過對資料分類整理和分析,按照評價指標、評價標準進行打分,形成自評結論。

          三、綜合評價情況及評價結論(附相關評分表)

          (一)績效評價綜合結論

          以促進社會就業為根本,實施社會保險補貼為核心,以不斷完善低保、救助、住房保障制度,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原國有企業的有關工作,努力幫助困難人員、促進社會和諧,鞏固改革發展成果。

          (二)績效目標實現情況等

          2021年為符合政策的原國有企業改制人員400人,其中:醫療保險費100人繳社會保險費150.00萬元。

          四、績效評價指標分析

          (一)項目決策情況分析

          根據《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關于認真做好新形勢下楚雄州原國有改制企業有關工作的意見》(楚字〔2012〕28號)、《楚雄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印發貫徹執行楚字〔2012〕28號文件有關社會保險補貼問題政策解答的通知》、《楚雄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楚雄州財政局關于實施社會保險補助的通知》(楚人社發〔2012〕73號)相關文件精神認真開展。

          (二)項目過程情況分析

          項目由武定縣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具體負責落實,充分發揮失業保險基金支持企業穩崗補貼政策的作用,積極引導符合政策規定條件行業和單位人員參加失業保險,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穩定企業生產經營。

          (三)項目產出情況分析

          2021年為符合政策的原國有企業改制人員400人,其中:醫療保險費100人繳社會保險費150.00萬元。

          (四)項目效益情況分析

          以促進社會就業為根本,實施社會保險補貼為核心,以不斷完善低保、救助、住房保障制度,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原國有企業的有關工作,努力幫助困難人員、促進社會和諧,鞏固改革發展成果。

          五、主要經驗及做法

          1.完善資金管理制度,加強財務人員培訓學習,提高財務人員業務水平。

          2.加強政策和業務培訓,提升基層經辦人員的素質和能力。

          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預算編制時參照上年的補貼人數預測下年支出,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因人員生病或其原因,符合條件的原國有企業改制人員都有變動,資金支付變化較大。

          七、有關建議

          八、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武定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2年10月31日


          附件【武定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表(2021年度).xls
          附件【武定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項目支出績效自評表(2021年度).xlsx
          上一條:武定縣香水小學整體支出績效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2021年)
          下一條:武定縣近城小學2021年整體支出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2021年)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 雷州市| 色琪琪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国产人成777在线视频直播| 高淳县|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高清| av深夜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播放| 久久月本道色综合久久| 亚洲日本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午夜精品福利免费不| 无码中文av波多野结衣一区| 美女自卫慰黄网站| 亚洲a免费| 国产重口老太和小伙|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丰满| 极品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820175| 在线无码免费看黄网站| 日产国产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1o| 国产亚洲欧洲av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老熟女乱码| 国产色a在线观看| 一个色综合国产色综合| 97午夜理论电影影院|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 久久综合老鸭窝色综合久久 | 育儿| 国产剧情福利一区二区麻豆 | 鲁丝片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性色的免费视频网站|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 蜜桃臀av在线一区二区| 中文国产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情侣激情在线对白| 玩弄漂亮少妇高潮白浆|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