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2022年度)
一、部門(單位)基本情況
(一)概況。武定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承擔規范住房和城鄉建設、人民防空管理秩序的職責。負責城市新建民用建筑防空地下室的計劃和項目報建審查,為防空防災提供保障;開展人民防空宣傳教育,普及防空防災知識,提高群眾防護技能。組織開展省政府機關疏散地域規劃建設;做好省政府機關疏散基地建設,有序接收安置疏散人員,協助提供生活、工作保障。承擔規范村鎮建設的職責。指導重點小城鎮建設和旅游小鎮建設;負責小城鎮建設的統籌協調工作以及試點鄉鎮的報批。承擔規范建筑市場,監督管理建筑市場各方主體行為的職責;承擔建筑工程和市政設施抗震設防監督管理的職責。承擔房屋建筑、市政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監管職責;擬訂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質量、建筑安全生產和竣工驗收備案的政策、規章制度并監督執行;組織或參與工程質量、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調查處理。承擔貫徹實施國家、省、州有關建設工程招投標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職責。負責監督指導縣鄉建設工程招投標工作。承擔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監督管理房地產市場的職責。貫徹落實房地產市場監管政策并監督執行。承擔城鎮保障性住房建設、保障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的職責。擬訂城市建設政策并指導監督實施。承辦武定縣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我部門共設置18個內設機構,包括:辦公室、財務股、政策法規股、建筑市場監管股、招投標管理股、消防工程股、房地產市場與物業管理股、住房保障和公共維修基金監管股、城市建設股、城市供排水燃氣管理股、村鎮建設股、城鄉建設管理執法監督股、人防工程股、人防指揮信息股、建設工程安全監督站、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站、住房和城鄉建設融資中心、供水排水燃氣管理站。在職人員編制26人,其中:行政編制7人,工勤人員編制1人,事業編制18人。在職實有39人,退休人員9人。
2022年主要工作:一是項目依托,城市更新有序推進。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完成城市體檢評估,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共謀劃“十四五”住房城鄉建設領域項目123個,謀劃和儲備迎合國家一攬子政策和其它相關投資政策的項目62個,“美麗縣城”PPP項目“一方案兩報告”通過省級初評。全力加快項目推進,中新街提升改造、永武高速聯絡線建成通車,污水處理廠提標擴容和工藝提升改造、菜園河和烏龍河截污管道建設等治污項目建成運行,烏龍河、東岳、海綿城市示范區等公園投入使用,獅山大道1、2號地下停車場、二水廠及配套管網改擴建、老舊小區改造等民生工程全面建成,復興街片區市政道路、鎮中路及環城西路延長線、自來水廠凈水廠區及配套管網改擴建、畔池塘廣場及景觀工程等加快推進;二是攻堅克難,行業發展穩中求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認真落實房地產開發政策,強化監管和重點培育雙向發力,御瓏灣、翡翠莊園、錦秀山水等地產項目順利推進,聚福園、君潤城兩個“爛尾樓”項目通過省級核查。累計完成房地產投資24.0777億元、商品房銷售18.7039萬平方米,房地產業從業人員工資報酬總額增速達21.2%、23.4%和21%。建筑業提質增效成果顯現。加大扶持提能力,落實政策降成本,全力支持并幫扶建筑企業加快發展,完成市場主體倍增登記注冊建筑企業508戶、入庫資質等級建筑企業13戶,累計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15.81億元,年均增速30%;三是常抓不懈,安全防線不斷筑牢。全面開展自建房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排查并錄入經營性自建房3822棟,存在結構安全的139棟永久關停3棟,其余進行結構安全性鑒定,安全隱患基本得到有效管控及整改。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對在建項目開展巡查檢查707次,發現的701條安全隱患已全部整改。強化燃氣安全管理,大力推廣使用燃氣報警器,對全縣19家燃氣企業開展經常性排查檢查,發現安全隱患督促整改。確保縣城供排水安全,2家供水企業供水人口4.5萬人,日均供水11000立方米。縣城建成區排水管網里程204千米,加大城區易積水地段地下管網清疏和防洪排澇搶修力度,城市防洪排澇狀況有所改善;四是關注民生,鄉村振興助力銜接。聚焦農村住房安全,實施35戶農村危房改造和2070戶農房抗震改造,開展農房安全隱患排查,完成87戶經營性農村自建房安全隱患整治。強化資金管理,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使用規范。聚焦兩污治理,貓街、發窩兩個鄉鎮污水處理廠廠區建設和管網鋪設基本完成,插甸、己衣、高橋等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加快推進;五是居安思危,人防力量切實增強。嚴格按照“長期準備、重點建設、平戰結合”的工作方針,深入推進人防工作。積極開展人民防空日常宣傳教育,認真落實人防宣傳“五進”工作。依法依規辦理人防行政審批事項,切實加強對已建、在建防空地下室工程的監督和管理。
2022年收入12725.59萬元,支出13660萬元,上年結轉934.45萬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住建部門資產總額70983.85萬元,流動資產20096.53萬元,其中,貨幣資金566.05萬元,固定資產2215.39萬元,在建工程23727.66萬元,市政基礎設施50526.79萬元,與上年相比,本年資產減少5181.69萬元,減少原因為棚戶區改造項目結轉轉出。
(二)部門預算管理、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規范房地產市場,建筑市場管理,提高監管水平,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堅持民生優先,攻堅老舊小區危改工作,加大宣傳教育,提升人防水平。
(三)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設立情況。
謀劃“十四五”住房城鄉建設領域項目123個,謀劃和儲備迎合國家一攬子政策和其它相關投資政策的項目62個,“美麗縣城”PPP項目“一方案兩報告”通過省級初評,中新街提升改造、永武高速聯絡線建成通車,污水處理廠提標擴容和工藝提升改造、菜園河和烏龍河截污管道建設等治污項目建成運行,烏龍河、東岳、海綿城市示范區等公園投入使用,獅山大道1、2號地下停車場、二水廠及配套管網改擴建、老舊小區改造等民生工程全面建成,復興街片區市政道路、鎮中路及環城西路延長線、自來水廠凈水廠區及配套管網改擴建、畔池塘廣場及景觀工程等加快推進;累計完成房地產投資24.0777億元、商品房銷售18.7039萬平方米,房地產業從業人員工資報酬總額增速達21.2%、23.4%和21%;完成市場主體倍增登記注冊建筑企業508戶、入庫資質等級建筑企業13戶,累計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15.81億元,增速30%;開展自建房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排查并錄入經營性自建房3822棟,存在結構安全的139棟永久關停3棟;實施35戶農村危房改造和2070戶農房抗震改造,開展農房安全隱患排查,完成87戶經營性農村自建房安全隱患整治。
(四)部門整體收支預算及執行情況。
2022年收入預算數為12725.59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4496.77萬元,占總支出32.92%,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7324.79萬元,占總支出53.62%,其他收入904萬元,占總收入的13.46%。2021年收入合計11957.01萬元,和上年相比,增加收入768.5萬元,增加原因為2022年爭取專項債資金6600萬元;2022年收入預算數與支出預算數相同。
(五)嚴控“三公經費”支出情況。
“三公”經費支出情況:三公”經費總額及分項金額與年初預算數、上年決算數對比變動的原因為:2022年我局三公經費支出7.3萬元,2021年支出為7.9萬元,與上年相比,減少0.6萬元,減幅為8.2%。其中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2022年支出6萬元,2021年支出5.5萬元,與上年相比,增加0.5萬元,增加原因是2022年我局支付小車修理費;公務接待費2022年支出1.35萬元,公務接待23批次及270人。2021年支出2.43萬元,與上年相比,減少1.08萬元,減少的原因是2022年有效控制三公經費。公務用車保有量為一輛。
二、績效評價工作情況
(一)績效評價的目的。主要是反映預算單位的專項資金支出情況。
(二)自評組織過程。1.前期準備。2.組織實施。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一)投入管理情況:2022年收入12725.59萬元,支出13660萬元,上年結轉934.45萬元。其中:國防支出預算收入為6萬元,支出6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收入為76萬元,支出數為76萬元;衛生健康支出收入45.7萬元,支出為45.7萬元;節能環保收入3051萬元,支出3031萬元;城鄉社區支出收入為2354萬元,支出決算數為2312萬元;農林水支出收入443萬元,支出決算數為321萬元;住房保障支出收入為1079萬元,支出決算數為986萬元。其他支出收入6600萬元,,支出決算數為6600萬元。根據年初項目績效目標,參照經費管理使用要求和相應項目實施方案要求進行收支和管理,做到專款專用,投入到位,發揮效益。
(二)履職完成情況:謀劃“十四五”住房城鄉建設領域項目123個,謀劃和儲備迎合國家一攬子政策和其它相關投資政策的項目62個,“美麗縣城”PPP項目“一方案兩報告”通過省級初評,中新街提升改造、永武高速聯絡線建成通車,污水處理廠提標擴容和工藝提升改造、菜園河和烏龍河截污管道建設等治污項目建成運行,烏龍河、東岳、海綿城市示范區等公園投入使用,獅山大道1、2號地下停車場、二水廠及配套管網改擴建、老舊小區改造等民生工程全面建成,復興街片區市政道路、鎮中路及環城西路延長線、自來水廠凈水廠區及配套管網改擴建、畔池塘廣場及景觀工程等加快推進;累計完成房地產投資24.0777億元、商品房銷售18.7039萬平方米,房地產業從業人員工資報酬總額增速達21.2%、23.4%和21%;完成市場主體倍增登記注冊建筑企業508戶、入庫資質等級建筑企業13戶,累計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15.81億元,年均增速30%;開展自建房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排查并錄入經營性自建房3822棟,存在結構安全的139棟永久關停3棟;實施35戶農村危房改造和2070戶農房抗震改造,開展農房安全隱患排查,完成87戶經營性農村自建房安全隱患整治。
(三)履職效果情況:為保證項目能夠扎實有效實施,項目支出均按照中央八項規定要求工程建設項目管理規定,嚴格審批,手續齊全,合法合規,項目支出完全符合國家財經法規和財務管理制度。
項目績效評價選用的指標主要包括預算執行情況、財務管理狀況以及社會效益等。采取單位績效評價自評方式,運用成本效益法進行項目績效評價。項目按照績效目標的實施內容及工作要求實施完畢,執行情況較好,達到了預期績效目標。
(四)社會滿意度及可持續性影響。通過項目實施,群眾對市政建設、生活環境滿意度有所提高。
四、存在問題及整改情況
(一)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1.專項管理方面,專項立項依據充分,嚴格按《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進行管理,但專業性人才,尤其是網絡方面的專家仍為不足。
2.資金分配方面,嚴格遵守公平公正原則,合理分配資金突出重點;無散小差現象;資金分配和使用方向與資金管理辦法相符。
3.資金撥付方面及時撥付資金,無滯留、閑置等現象。
4.資金使用方面嚴格按照要求進行項目資金的申報、使用和管理,手續齊全,合法合規,無截留、挪用、違反財經紀律等現象。
(二)整改情況
加強項目前期工作,項目立項依據充分,提高項目實施的可行性,加強業務人員的專業技能,提高項目管理水平。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和公開情況
按財政部門要求按時公開。
六、主要經驗和做法
無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無
附件4
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報告
(2022年度)
一、基本情況
(一)項目概況。2022年財政安排并完工的項目主要有四個,一是污水處理運營費項目,二是農村危房改造項目,三是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四是污水處理廠擴容提標改造項目。
1.污水處理費項目,2022年到位資金724.79萬元,支付資金724.79萬元。為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鎮化水平,創建優秀旅游城市,我縣與深隆環保公司簽訂了《武定縣城市污水處理項目合作協議》,由深隆公司負責項目的融投資、建設運營和維護和管理,武定縣住建局支付污水處理費。深隆公司日常進行污水處理及監控,使用在線檢測污水處理系統每天不間斷檢測,并統計每日、月、年污水處理過程中消減的污染物數量。提高污水處理效率,提高污水處理后的水質標準。
2.農村危房改造項目。2022年到位資金657.28萬元,支付資金657.28萬元。實施425戶農房抗震改造;238戶農房功能提升改造,支付15戶農村危房改造貸款風險補償金。
3.老舊小區改造項目。2022年到位資金160.26萬元,支付項目資金160.26萬元。實施縣婦幼保健院小區、縣民宗局住宿小區、原商業局小區、省地質隊駐武住宿區、縣地稅局小區6個老舊小區改造。現項目已完工。
4.污水處理廠擴容提標改造項目,到位資金1375.72萬元,支付資金1375.72萬元。為進一步提高縣城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城區生態環境質量,更有力地促進縣城社會經濟發展,同時,加快補齊武定縣城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短板,解決武定縣縣城發展過程中污水量增加和污水處理能力不匹配的矛盾,對縣城污水處理廠進行擴容提標,完善縣城生活污水管網配套,提升縣城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能力,項目建設十分重要。項目于2021年4月開工建設,2022年9月完工并投入使用,運行狀態正常。
(二)項目績效目標。
目標1、通過實施項目績效評價,落實項目績效指標完成情況,及時發現項目實施中存在的問題,評判項目立項決策是否正確、項目執行是否高效、項目產出是否達標、項目效果是否明顯,同時促進部門績效管理,為政府提供財政支出績效信息,為下一年度預算安排提供參考依據,促進財政資金分配和使用更加科學有效,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目標2、根據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文件等,加強對項目實施過程的管理和監控,監督項目實施,嚴格把控項目實施過程 。
目標3、通過項目實施,提高污水處理能力,處理量達到2萬立方米/日;提高污水處理后的水質標準,削減COD、BOD、SS、NH3-N、TN、TP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標準B標準。
(三)項目組織管理情況。
項目經費嚴格按照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對資金進行計劃申請、劃撥、使用,及時、規范對收支進行賬務處理和會計核算。項目資金按照制定的相關管理制度,對項目資金按項目單獨核算、實行“專款專用”,沒有擠占挪用項目資金。強化監督,指派專人長期對項目的實施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檢查和監督,及時協調解決困難和問題,保證按時完成。
二、績效評價工作開展情況
(一)績效評價目的、對象和范圍。通過開展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工作,樹立績效意識、成本意識和責任意識,完善部門預算編制、執行、監督體系,了解資金使用情況、日常組織管理情況、績效目標完成情況、資金使用是否達到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存在問題和原因,及時總結經驗,完善管理,提高財政預算資金使用效益,促進部門更好地履行職責管理。
(二)績效評價原則、依據、評價指標體系(附表說明)、評價方法、評價標準、評價抽樣等。縣住建局項目績效指標共分三級,3個一級指標,7個二級指標,7個三級指標。
本次自評采用查閱資料、實地查看、問卷調查等方法,縣住建局部預算項目績效評價按項目指標體系,從項目產出指標(含數量指標、質量指標、時效指標)、效益指標(社會指標、可持續影響指標)及滿意度指標3個環節進行自我評價。評價結果分為優、良、中、差四級,綜合得分≥90分為優,80分≤綜合得分<90分為良,60分≤綜合得分<80分為中,綜合得分<60分為差。
(四)績效評價工作過程。
1.前期準備。根據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的要求,我部按照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進行分析,單位領導高度重視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工作,成立項目自評工作小組,結合評價內容,做到有計劃,有安排,扎實開展本次自評工作。按照上級下達的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自評小組針對申報內容、實施情況、資金兌現、財務管理、社會效益等作出自我評價,做好自評工作。
2.組織實施。制定了《武定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財務管理制度》、《武定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內部控制制度》、《武定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部門財政支出績效管理暫行辦法》、《武定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文件,使預算財務管理工作做到有制度可依,按制度辦事,在制度管理的范圍內執行。
3.分析評價。不斷完善資金績效考評制度,形成規范有序、指標清晰、公開透明、便于操作的考評體系,對資金項目進行績效自評,通過自評,總結經驗,找準問題,為進一步加強規范項目和資金管理,完善管理辦法,指導項目預算編制,優化財政資金支出結構提供決策參考和依據。在被評價項目相關資料真實性、可靠性的基礎上,經查看項目實施成果和聽取項目實施效果,按照上級下達的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自評小組針對申報內容、實施情況、資金兌現、財務管理、社會效益等做出自我評價。
三、綜合評價情況及評價結論(附相關評分表)
(一)績效評價綜合結論。本次污水處理廠擴容提標改造項目績效自評為100分,評定等級為“優”;污水處理費績效自評為100分。
(二)績效目標實現情況等。
1.污水處理廠擴容提標改造項目,已達到項目建設完成情況、污水處理率、水質達標率目標;
2.污水處理費項目,已達到污水處理率、日均污水處理能力達標情況、居民滿意度目標。
四、績效評價指標分析
(一)項目決策情況分析。污水處理廠擴容提標改造項目符合武定縣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規劃,預算編制經過科學論證,預算內容與項目內容匹配;污水處理費項目運營依據充分,符合標準,與項目單位 實際相適應。
(二)項目過程情況分析。污水處理廠擴容提標改造項目資金到位后及時支付項目單位;污水處理費項目資金支付及時。
(三)項目產出情況分析。污水處理廠擴容提標改造項目于2021年9月完成建設,項目建設在預定時間內完成;污水處理費項目產出數量高出標準12.3%,產出質量達一級標準。
(四)項目效益情況分析。污水處理廠擴容提標改造項目建成后,通過污水檢測報告、現場勘察,污水中的化學物質均得到有效的處理回收,無二次污染情況;污水處理費項目建設過程中無負面社會影響事件發生;污水處理費項目
五、主要經驗及做法
一是建立健全各項相關制度,保障部門項目合法合規;二是盡可能分解細化項目計劃或項目方案,提高預算執行的科學性;三是明確分工,積極配合,財務部門與項目分管部門要及時溝通,動態監管項目支出情況;項目分管部門要盡可能細化項目預算、制度工作方案、積極開展工作;財務部門要嚴格把關,提高績效指標設置的科學性、績效評價的質量。
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污水處理費項目缺乏監督管理制度,亟待補充制度建設;
2.污水處理廠擴容提標改造項目未確定建設及運營模式,項目建設流程不規范。
存在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是項目均屬于生態環保項目,時間要求緊,按流程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七、有關建議
加強績效管理培訓,提高績效工作水平。年度中出現的新工作和新要求無法體現在年初的預算績效目標中,建議根據年度工作任務的變化調整目標績效,不斷修正項目績效的考核內容和要求。
八、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無
| 上一條:武定縣高橋鎮人民政府2022年績效自評報告 |
| 下一條:云南省武定民族中學2022年度整體支出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2022年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