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樺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慎用產業發展資金并加大調研視察力度提出合理化建議的建議,已交我們研究辦理,現答復如下:
產業扶貧是精準脫貧的關鍵舉措,是實現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的重要途徑。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州各級關于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部署和要求,武定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產業扶貧工作,始終把培育發展富民增收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以規劃為引領,以培育產業為核心,以龍頭為載體,通過強化政策扶持,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構建利益聯結機制,積極引導和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特色種養業,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為全面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您從“產業扶貧資金投入要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為確保產業扶貧資金保值增值,各部門在評審產業扶貧項目時,要求大力實施資產收益扶貧項目,但發展產業存在較大的市場、自然災害、經營管理等風險,如果合作主體因破產或轉向經營,實施項目的干部將面臨因固定資產閑置或考察項目不實不準等被問責處理”等方面,提出了“慎用產業發展資金并加大調研視察力度提出合理化建議”的意見和建議。案由分析到位,認識深刻,直擊目前產業扶貧工作的短板問題,對全縣產業扶貧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性意義。
武定縣委、縣政府對本建議案高度重視。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和全縣各級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我縣產業扶貧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高原特色現代農業九大主導產業、電子商務、鄉村旅游、光伏扶貧得到長足發展,通過發展產業,近七成貧困人口通過發展產業增收脫貧。一是2015年以來,累計投入產業扶貧資金18.76億元,實施了江西正邦第一期24個標準化養殖單元建設項目,滬滇扶貧協作胤澤農業貓街鎮貓街村委會資產收益扶貧項目,5200畝優質雜交構樹種植項目,78個行政村農民專業合作社產業發展項目,滬滇扶貧協作上海品懿公司高橋鎮蔬菜基地建設項目,高橋、插甸、發窩3個鄉鎮21個村委會肉兔養殖項目,110個貧困行政村111座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建設等一批產業發展項目。通過實施重點產業扶貧項目,加速推進全縣高原特色現代農業九大主導產業發展,先后建成了5萬畝早青豌豆種植和高山綠色蔬菜基地,3萬畝優質水果基地,31萬畝特色林果基地,1萬畝早青蠶豆種植基地,36萬m2人工食用菌生產基地,以及武定雞、小耳朵黑山羊、生豬、肉牛為主的特色畜禽養殖業等一批高原特色農業示范基地,加快推進了項目連基地帶農戶聯動發展,實現了有產業發展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項目扶持全覆蓋。二是在實施產業扶貧項目過程中,積極探索開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農村“三變”改革,引導和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入股 分紅、訂單幫扶、土地流轉、電子商務、打工就業等多種形式,與貧困戶建立緊密利益聯結機制。經過近五年的大膽實踐和有益探索,結合全縣產業扶貧工作實際,縣委、縣政府制定出臺了《武定縣產業扶貧實施方案》《武定縣加快發展貧困村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實施意見》《武定縣關于加快構建和完善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制的實施意見(試行)》和《武定縣行政村農民專業合作社產業發展扶持資金管理使用辦法(修訂)》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明確了產業扶貧目標任務、優勢主導產業及布局,產業發展模式和利益聯結方式等,強化了政策支撐保障;同時,為加強對貧困村合作社獲得租金收益分配的指導和管理,還出臺了《鄉村公共服務崗位管理辦法》,嚴格要求項目受益村堅決杜絕“坐等分紅”、“一分了之”、“平均分配”現象,把收益納入村集體經濟收入,10%的收益可以用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和公益性事業等;90%的收益量化到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村級組織設立鄉村公共服務崗位,貧困戶通過有償服務的方式獲取分紅收益,有效解決了村集體經濟薄弱、村級組織無錢辦事、缺乏號召力的問題,促進了村集體經濟與黨組織凝聚力“互促互強”良性循環。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強化產業扶貧資金管理使用,圍繞項目可行性、帶貧益貧機制等,加大產業發展項目調研力度,充分聽取各級干部群眾提出的合理化建議,加快建立完善項目建后管護機制措施,加強對種養殖產業項目的后續技術指導,進一步提升產業發展產量,更大的發揮項目帶貧益貧效益。
衷心感謝您對我縣產業扶貧工作的關心、關注和理解支持!同時,希望您一如既往的關心、關注和支持農業農村工作。
武定縣農業農村局
2020年9月16日
| 上一條:武定縣農業農村局對武定縣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第48號建議的答復 |
| 下一條:武定縣農業農村局對武定縣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第46號建議的答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