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航鑫、楊勝林代表:
您在武定縣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大易地搬遷點政策、項目支持力度的建議”已交我局研究辦理,現答復如下:
“十三五”期間,武定縣共投入資金 6.31億元,共實施易地扶貧搬遷任務2617戶10654人,其中,建檔立卡2330戶9638人,同步搬遷287戶1016人。建成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36個。全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共建設養殖小區圈舍35357平方米,累計投入畜圈建設資金1300余萬元。“十四五”以來,武定縣已爭取各類后扶資金11851.76萬元。其中,中央、省州銜接鄉村振興資金6190.76萬元,中央預算內以工代賑資金4802萬元,社會捐贈資金859萬元,上述資金均圍繞易地搬遷后續扶持組織實施,為全縣搬遷點穩得住、逐步能致富奠定了堅實基礎。
發窩鄉5個搬遷點自“十四五”以來,已累計安排后扶資金1596萬元,實施專項以工代賑項目2個,實施易地搬遷后續扶持項目5 個。五個安置區中,除老貓安置區原住房保留為工具房,未新建畜圈,其余四個安置區均按戶均30平方米的規模予以配建。
關于您在建議中所提的“人口自然增加,原住房難以保障需求、一些搬遷點遠離老村生產要素保障不足、因三線政策非法建設與治理矛盾突出以及安置點畜圈不足難以支撐群眾養殖發展”的情況,我單位已跟發窩鄉人民政府進行了核實。目前,您在建議中所反映的問題,部分為全縣共性問題。其中,“關于人口自然增加,原住房難以保障需求”的問題,全縣各安置區均存在,隨著婚嫁、人口出生等因素,確實存在部分住戶原有住房不足的情況。為此,武定縣先后出臺了《武定縣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武定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三個配套文件的通知》《中共武定縣委辦公室 武定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武定縣易地扶貧搬遷“穩得住”工作方案的通知》《武定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推進協調小組辦公室關于切實加強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安置房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等3個文件,對加層擴建進行了明確,在確保不返貧及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農村住房建設相關要求進行加層或擴建,由項目鄉鎮嚴格按照文件執行。關于“一些搬遷點遠離老村生產要素保障不足”問題,近些年,已通過多渠道爭取資金逐步解決,如2023年實施的發古舊村安置區道路硬化工程、永廠新村安置區原遷出村的部分基礎設施項目,都是為了解決遷出地較遠而專門安排的項目,后續也將繼續爭取資金予以解決。“關于三線劃定后非法建設與基層治理的矛盾問題”,三線管控屬于紅線管控,目的是要牢牢守住耕地和基本農田紅線,目前全縣項目均涉及,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建議項目工程涉及土地等要素保障問題,專題咨詢縣自然資源局。關于“安置點畜圈不足難以支撐群眾養殖發展”的問題,也是全縣安置點的共性問題,畜圈問題也成為制約發展及后續管理新的熱點難點。一方面,畜圈面積無法滿足群眾需求,造成部分村民私搭亂建亂養,給管理帶來難題。另一方面,由于脫貧攻堅窗口期已過,畜圈建設用地審批已無綠色通道,大部分鄉鎮無法完成用地審批,即使用地能夠審批,涉及用林需繳納的植被恢復費資金來源也無資金解決。2024年及以前,可通過以工代賑目及易地搬遷后扶政策解決畜圈建設資金問題,但用地無法落實鄉鎮也未上報,2025年以工代賑政策導向發生變化,已不再支持搬遷點畜圈建設,只能通過銜接資金安排,銜接資金也在2024年基礎上有所減少。建議發窩鄉人民政府積極落實林地、土地等建設用地,及時開展前期工作,待前期工作完成后我們按照申報政策及程序及時上報爭取銜接鄉村振興資金解決。
在今后工作中,我們會持續關注易地搬遷現實問題,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與鄉人民政府積一道極爭取資金予以落實,不斷提高搬遷群眾幸福感、滿意度。
十分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關心,歡迎您對我們的工作多提寶貴意見,希望今后繼續得到您的更多關注和支持。
武定縣發展和改革局
2025年6月25日
(聯系人及電話:何昕明,0878-8711203)
| 上一條:對武定縣十八屆人大五次會議第108號建議的答復 |
| 下一條:對武定縣十八屆人大四次會議第162號建議的答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