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光、李忠榮、敖興文、吳仲斌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調整武定民族中學初中民族班招生方案”的提案,已交由我局辦理,現答復如下:
一、石臘它小學畢業生不完全劃到民族中學升學
按照鄉鎮調整政策和學校布局規劃,經縣人民政府同意,自2011年9月石臘它中學撤并后,由于高橋中學校舍擁擠,石臘它片區小學畢業生劃片到民族中學就讀。石臘它中學撤并符合省州關于學校布局調整的政策要求,有利于滿足群眾子女享受優質教育的愿望。但是,由于學生離家較遠,家長與孩子溝通機會少,往返消費成本高、學習基礎差等原因,導致部分學生輟學逃學等現象時有發生。根據義務教育法關于就近入學的原則和部分人民代表和政協委員的提案要求,按照高橋中學校舍可容納情況,我縣在2016年9月開始就實施了石臘它小學畢業生按照自愿和就近的原則,自主選擇就讀高橋中學或武定民族中學。因高橋中學現有16個教學班785人,其中有九年級畢業生6個班297人,校舍擁擠,石臘它小學畢業生劃入高橋中學只能是逐步過渡。多數學生選擇民族中學,也表明學生和家長對民族中學的信任和認可。
二、椅子甸和解家營小學畢業生不再劃片到民族中學
根據本次政協委員提案,縣教育局決定從2018年9月起,獅山鎮九廠片區椅子甸小學和解家營小學的畢業生不再劃片到民族中學入學,已整體劃片到獅山鎮香水中學并可在香水中學和九廠中學選擇就讀。
三、調整辦學結構,逐步擴大高中,適當減少初中
根據《武定縣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攻堅計劃(2018—2020年)》,我縣需逐年增加普通高中招生,民族中學作為全縣僅有的兩所高完中之一,必然要承擔擴大普通高中辦學規模之重任。2018年縣教育局縣發改局下達全縣普高計劃招生32個班1600人,其中民族中學2018年普高畢業9個班,下達招生計劃13個班650人(新增4個班200人)。因此,需適當縮減民族中學初中辦學規模,將初中招生由上年的7個班350人調整為4個班200人(其中民族班招生100人,招收石臘它小學和附近獅高小學等學生100人)。民中初中減少的3個班150人將劃入香水中學,思源實驗學校保持原招生規模。
四、關于義務教育階段招生政策與民族初中班招生問題
近年來,國家和省州高度重視義務教育階段就近或相對就近免試入學、均衡編班、治理擇優班重點班、消除“大班額”“大校額”等問題。嚴禁在義務教育階段舉辦或變相舉辦任何形式的重點學校或重點班(凡是按分數錄取的班級都被視為重點班)。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云政發〔2016〕116號)大力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工作,嚴格執行免試就近入學和均衡編班政策;采取將優質高中50%以上的招生指標定向分配到各初級中學并向鄉村初中傾斜;實行城鄉統一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政策,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近年來,隨著農村初中各項優惠政策的落實,真正邊遠山區小學畢業報民族初中班的人數逐年減少,例如環州、東坡、發窩、己衣、萬德等邊遠山區報名人數難以完成招生指標,導致每年民族班招生的100人中城區和壩區小學畢業生占80%左右,一定程度上成了城區畢業生的“民族班”(實行“兩免一補”后初中民族班與普通班待遇相同),在教學管理和業務考核中爭議較多(也有教師書面向上反映過此情況),既不符合義務教育招生政策,又不利于學校自身的長遠發展。我縣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28014人,其中少數民族18416人,占學生總人數的65.74%,民族教育是全縣教育的共性問題。我縣城區3所初中每年招生人數為1100人加上鄉鎮11所初中招生2100多人,全縣平均每年初中招生為3200人,各個學校都需要有一定比例的優生,若民族中學擇優招生總人數達到300人勢必影響到全縣各初級中學的辦學積極性,不利于提高全縣初中的整體教學質量。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若再擇優招收城區機關單位職工子女100人將更加違反義務教育招生政策、違背教育公平原則。特別是2018年,我縣將迎來縣域內義務教育基本均衡迎國檢驗收和城鄉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情況省級第三方評估驗收,義務教育招生工作是各項驗收的重點指標之一。希望以全縣教育大局為重并予以理解和支持。
五、聚各方之智、舉全校之力辦好武定民族中學
武定民族中學辦學以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經過歷屆學校領導班子和師生的辛勤努力取得了良好的辦學效益和社會效益。特別是近年來在德育教育、普職結合備考、民族教育等方面頗有特色。學校于2017年經州教育局審定晉升為二級一等完全中學,現有53個教學班,學生2508人(少數民族生1547人占61.68%),教職工220人。2018年繼續面向全縣招收初中民族班100人,對民族班的招生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會繼續認真研究并積極探索更為科學妥善的解決辦法。縣人民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一定會在政策范圍內,在辦學條件改善、教育結構調整、民族素質提升、教師隊伍建設、教育質量提高以及普通高中特色化發展等方面予以更多的關心和支持。我們相信經過全校師生的不懈努力,通過改革辦學模式,推行均衡編班,順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新要求和廣大人民群眾享受優質教育的殷切期望,以把民族中學的所有班級都辦成民族班為目標,縮小因班級之間差距較大而帶來的負面影響,以此增強民族中學的辦學吸引力和長遠發展能力,一定能夠在普及高中教育、提高教學質量、凸顯民族教育特色等方面再創新輝煌、再上新臺階,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做出新貢獻。
感謝您對教育工作的關心支持!
2018年9月20日
| 上一條:對政協武定縣九屆二次會議第158號提案的答復 |
| 下一條:對政協武定縣九屆二次會議第82號提案的答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