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富委員:
你提出的關于加強民族文化傳習所建設的提案,已交我們研究辦理,現答復如下:
武定縣委、縣人民政府十分重視民族文化建設,始終堅持“以保護促開發、以開發促保護”的方針,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支持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發展和創新,培養各類民族文化藝術人才,推動群眾性少數民族文體活動廣泛開展,豐富各族群眾的文化生活。隨著形勢的發展,我縣的民族文化資源的保護和開發,雖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和差距。主要是對保護傳承工作認識不到位,重視不夠,宣傳不力;保護和傳承經費不足;民族文化人才奇缺,民間藝人青黃不接,傳承隊伍規模小,層次低;民族傳統文化挖掘、搜集、整理力度不大,基礎工作薄弱等。特別是你所提到的:“近年來隨著民族的大融合和社會進步,很多少數民族的文化出現斷代現象,保護優秀民族文化迫在眉睫”。因此,搶救和保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刻不容緩,任重而道遠。
加強民族文化傳習所建設,是搶救和保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近年來,我們在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活動中,建立了白路彝族酒歌傳習所,發窩乍基笛子吹奏傳習所等。這些傳習所的建立,既培養了一批民族文化傳承人,又挖掘整理保護了民族文化,對傳承保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結合武定實際,你提出從三個方面加強民族文化傳習所建設。我們認為很有針對性,采取的工作措施切合實際可行,對保護和傳承民族傳統文化,尤其是對民族文化傳習所建設有重要的作用。我們將高度重視保護和傳承民族傳統文化工作,加強宣傳,整合村文化室資源,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加強民族文化傳習所建設,促進民族文化事業的保護、傳承和發展。
感謝你對我縣民族文化建設的關心和支持。
武定縣民族宗教事務局
2019年8月19日
聯系人及電話:蘇興祿;0878—8712404。
| 上一條:武定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對政協武定縣九屆三次會議第15號提案的答復 |
| 下一條:武定縣農業農村局對政協武定縣九屆三次會議第143號提案的答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