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風病簡史
麻風病在世界范圍內已存在3000多年,幾乎與人類文明同行,世界上五大洲各個國家幾乎都出現過它的身影。歷史上,由于人們對自然科學缺乏認識,加之沒有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麻風病長期被視為“不治之癥”,甚至被認為是因鬼神或天命懲罰所致,麻風病人也因此受到普遍的社會歧視和偏見。直到1873年,挪威醫學家漢森(Hansen)在麻風患者的皮膚組織中發現了麻風桿菌,被確認是麻風病的病原體,麻風病學開始進入到科學時代。1943年,砜類藥物問世,麻風進入了化學治療時代,困擾人類數千年的麻風成了“可治之癥”。1981年,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麻風病聯合化療方案(MDT),至今仍是治療麻風病的主要手段。
什么是麻風病
麻風病并不是遺傳病!而是由麻風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主要侵犯皮膚、周圍神經、上呼吸道粘膜和眼睛等組織,如果沒有進行及時治療,會造成肢體的畸殘,嚴重威脅人類的身心健康。麻風病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早期主要是皮膚上出現不痛不癢的淺色或紅色斑片,如不能早期發現和治療,病期拖延后會導致局部皮膚麻木、干燥、不出汗,病情逐漸發展后可以出現兔眼、歪嘴、爪形手、垂足、足底潰瘍等畸殘。
麻風病是怎樣傳染的
麻風病的主要傳染源是未經治療的多菌型患者,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皮膚的密切接觸傳染,多菌型麻風患者的上呼吸道和破潰皮膚是向外界環境排菌的主要途徑。絕大多數人對麻風桿菌具有特異性免疫力,即使接觸了麻風桿菌也不會發病。
怎樣治療和預防麻風病
麻風病的治療主要采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利福平、氨苯砜、氯法齊明等藥物進行聯合化療。治療半年或1年即可完成療程,效果良好。早期及時治療可以避免各種麻風病殘疾的發生,還可以有效阻斷麻風病的傳染。
我國對麻風病的診斷和治療實行免費政策。
麻風病聯合化療藥物
目前麻風病尚無有效的疫苗可以預防。密切接觸未經治療的處于傳染期的麻風病患者時應佩戴口罩、勤洗手,同時注意個人衛生、加強營養、提高機體抵抗力可以減少患麻風病的風險。
如果懷疑自己得了麻風病,應該主動去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綜合醫院皮膚科或者專業皮膚病醫院等機構咨詢檢查。
出現下列一項或多項可疑癥狀,請盡快就診:
1.診斷不明或久治不愈的慢性皮膚病(三月以上)。
2.皮膚閉汗(局部干燥)或感覺異常,如麻木、蟻行感。
3.眉毛稀疏脫落,酒醉樣面容。
4.面部或耳垂出現腫脹或結節腫塊。
5.水腫性紅斑損害、結節性紅斑損害。
6.神經粗大、疼痛或觸痛。
7.手或足發生反復無痛性傷口、潰瘍或容易燒/灼傷。
8.閉眼不攏、口角歪斜、手掌指肌肉萎縮或出現爪型手、垂足。
知識拓展
你知道嗎,麻風病還有節日
1954年,法國慈善家和律師佛勒豪(Raoul Follereau)在巴黎發起倡議,每年1月最后一個星期日作為國際麻風節(世界防治麻風病日),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麻風病是可以治愈的。這一倡議自1954年起得到150多個國家的廣泛響應,麻風節已成為全球性的節日。
1987年11月27日,第三次全國麻風防治工作會議在云南昆明召開,會議明確將每年1月最后一個星期日確定為中國麻風節,倡議在全國舉行紀念和慶?;顒?。1988年1月,從中央到地方,全國各地衛生部門、麻風防治人員和患者度過了第一屆中國麻風節。
2024年1月28日是第71屆“世界防治麻風病日”暨第37屆“中國麻風節”。活動主題為“全面消除麻風危害,促進社會文明進步”,旨在堅持黨政主導、部門協作、動員社會、全民參與的綜合防控機制,全力推進實現我國全面消除麻風危害的目標;同時,通過開展系列宣傳活動,引導社會公眾了解麻風,進一步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水平,消除歧視和偏見,形成全社會關心關愛麻風患者和治愈者的良好氛圍,促進社會的文明進步。
| 上一條:女性HPV感染率呈現“雙峰”,2個年齡段的人要注意! |
| 下一條:武定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22年度部門決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