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縣政務服務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積極發揮政務服務在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的驅動和支撐作用,主動服務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嚴格對標對表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決策部署和省、州、縣工作安排,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八大體系建設。一是健全?政府機構職能體系,推動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二是健全?依法行政制度體系,加快推進政府治理規范化、程序化、法治化?。三是健全?行政決策制度體系,不斷提升行政決策公信力和執行力?。四是健全?行政執法工作體系,全面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五是健全?突發事件應對體系,依法預防處置重大突發事件?。六是健全?社會矛盾糾紛行政預防調處化解體系,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七是健全?行政權力制約和監督體系,促進行政權力規范透明運行?。八是健全?法治政府建設科技保障體系,全面建設數字法治政府?。
按照《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總體要求,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實現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智能高效、廉潔誠信、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分級分類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等渠道,全面推行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自助辦”;構建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加強政務信息系統優化整合。加快推進身份認證、電子印章、電子證照等統一認定使用,優化政務服務流程;提高政務服務效能,基本實現高頻事項“跨省通辦”;優化政府機構職能,編制完成部門權責清單。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法治思想廣泛宣貫,法治保障堅強有力。一是將法治教育作為“第一議題”學習的重要內容。制定印發《關于貫徹落實“第一議題”學習制度的實施細則》,重點學習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著力提升廣大黨員干部政治理論水平。始終把學習憲法和法律、法規,增強依法行政的法治觀念放在首位。開展“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學習宣傳教育,堅持對憲法和部門業務法規的常態化學習。二是多形式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深入落實“八五”普法規劃,認真落實年度學法普法工作責任,線上積極組織全體干部參加普法考試,線下結合“國家憲法日”宣傳、憲法宣傳周等專項活動,通過LED顯示屏、服務大廳電視播放法律法規相關知識、向辦事群眾發放宣傳資料等,積極營造尊法、守法、學法、用法的良好氛圍。三是積極發揮法律顧問的作用,開展了2次法律知識宣傳講座,在執行行政審批、制定合同等方面涉及的法律問題,均隨時隨地以電話聯系、郵件來往等方式及時向法律顧問咨詢。
(二)依法行政主動作為,行政權力公開透明。一是堅持“一把手”親自抓、條塊結合共同抓、嚴格督查強力抓,堅決履行好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把法治建設納入年度工作計劃,做到與業務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定期研究、部署、指導、推進全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真正把法治政府建設的任務落實、責任壓實、效果抓實。始終堅持民主集中制,嚴格按照決策程序辦事及時開展政務公開,廣泛接受群眾監督。二是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認真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部署,深入學習貫徹《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發揮法治引領和保障作用堅持依法行政、依法辦事,堅持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以法治優化營商環境、破解改革發展難題,加快推進建設,大力提升法治政府建設水平,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三是規范權責清單管理。組織清理公布全縣行政權力事項,依照權責一致原則,明確與之相對應的主要責任事項,做好權力和責任的銜接統一,通過清單定下來、曬出來,有效推動政府行使權力和全面準確履行職責在陽光下運作,防止隱形權力、濫用權力,切實維護權責清單的公信度和權威性。四是把政務服務建設作為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全面實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編制公布《武定縣行政許可事項清單(2023年版)》;推進政務服務規范化標準化便利化建設,為政務服務全程依法行政、依法辦事提供有力保障。五是抓實“三服務”工作。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常態化常效化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雙報到雙服務雙報告”和“四萬三進”活動,緊緊圍繞“愿不愿、會不會、好不好”三個問題,辦實事、解難題,聚人心、促發展。六是加強“互聯網+監管”平臺運用。依托全省政務服務平臺,日常監管行為信息做到“應上盡上”,系統對接“應聯盡聯”,監管行為數據即時上報,實施更加精準有效的監管。
(三)深化“放管服”改革,全縣政務服務工作穩步推進。一是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承接指派政務服務事項1497項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99.92%,全程網辦率達98.94%,事項辦理業務系統關聯精準率100%,權力清單關聯準確率100%,政務服務事項承諾辦結時限壓縮比例達86%。二是鄉鎮明責、賦權、擴能工作有序開展。嚴格程序按時限要求完成賦權事項動態調整,調整后,獅山鎮保留賦權事項131項,其他10個鄉鎮保留賦權事項140項。制定下發了《武定縣人民政府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辦公室關于印發〈武定縣賦權鄉鎮事項“傳幫帶”工作方案〉的通知》《武定縣基層“一顆印章管審批(服務)”工作方案》等相關文件,在全州率先刻制印章、制定制度、公布清單,實現“一顆印章管審批(服務)”;協調組織12家縣級行業主管部門開展35場次240人的鄉鎮賦權事項的業務培訓、指導;統籌推進鄉鎮便民服務中心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建設,按照“應進必進”原則,將111項鄉鎮政務服務標準事項和69項鄉鎮行政職權事項,共180項事項統一納入鄉鎮便民服務中心集中辦理,實現“一顆印章管審批”,極大縮短群眾辦事“跑腿”時間。三是政務服務環境持續優化。持續推進綜合窗口改革執行落實到位,結合現有工作場地制定印發《武定縣政務服務“綜窗改革”實施方案(試行)》,按照政務服務事項“應進必進、進必能辦”的工作原則,在原有的“小窗口”的基礎上,按服務功能統籌設置12個主題服務區,設置分領域綜合窗口71個、無差別綜合窗口7個,共辦理1329項政務服務事項,經整合優化,由原來112個窗口縮減為現在的78個窗口,服務窗口減少但業務量更均衡,效率更高。2024年1-12月,全縣政務(便民)服務中心(站)及村民小組代辦點累計受理行政審批、商事服務及公共服務事項共684088件,辦結件684088件,辦結率100%,日均辦結2748件。辦理事項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69469件,上升11.3%。推動“一件事”集成服務改革,堅持高位推動、部門聯動,積極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規范設置無差別綜合窗口1個、分領域綜合窗口15個,1-12月共辦理“一件事”6243件。提高政務服務效能,基本實現高頻事項“跨省通辦”,1-12月全縣共辦理1777件。四是鞏固提升州內遠程異地評標評審“三隨機”,實現了工程建設項目遠程異地評審工位全省“大循環”常態化。1-12月,全縣共組織交易項目76個,實現交易額105176.36萬元,其中工程建設招投標及政府采購90069.1萬元,通過招標采購節約資金1306.9萬元;土地、礦業權、產權、罰沒物資交易15107.3萬元,增加收益金13.5萬元。
二、存在問題和困難
我局雖然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與新時代發展要求相比,與企業群眾的期待相比,與先進地區做法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與短板。尤其是在法治觀念、法治思維、依法行政、依法辦事有待提升,用創新的思維和辦法應對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能力不足。
三、2025年工作計劃
(一)持續強化轉作風提效能。一是認真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把法治政府建設貫穿政務服務工作全過程,不斷加強法治教育,創新普法方式,增強依法依規意識,推動全局機關干部學法用法。扎實推進作風革命效能革命。抓實思想建設,以思想的破冰推動作風的轉變。二是抓好“服務型機關”建設。以“清廉機關”創建為引領,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機關。堅持依法陽光行政的原則,服務優先、效率優先,認真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大膽創新,努力開拓,完善行政審批的具體措施,不斷提高審批效率和質量。
(二)持續強化改革促發展。一是督促縣級賦權部門持續強化對鄉鎮執法業務實操輔導、業務培訓、跟蹤問效力度,提升基層治理水平。二是高位推進縣、鄉、村三級政務(便民)服務中心(站)實施“綜窗改革”,科學合理優化窗口和人員,整合政務服務事項,全面推進“一網通辦”,讓群眾辦事更快捷,審批服務更高效,確保改革取得實效。三是持續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優化集成辦服務,通過構建跨部門聯辦機制,審批流程再造等方式,推動部門業務深度融合,壓減申請材料,按照“能合盡合,能減盡減”原則,進一步整合業務辦理流程,推進服務由“可辦”向“好辦”轉變。
武定縣政務服務管理局
2025年1月8日
| 上一條:武定縣林業和草原局2024年度法治建設情況報告 |
| 下一條:武定縣獅山鎮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