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發利用信息資源,促進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歷史進程。為了解武定縣重點企業的信息化水平,給縣委、縣政府制定政策和規劃、實施經濟管理與調控提供依據,通過對全縣146家重點企業生產經營中信息通信技術應用和數字化轉型情況調查。調查顯示,我縣信息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規范化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升,提高了工作效率,為企業的生產管理提供了保障,但應用推廣尚顯不足,應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應用推廣力度,提高應用水平。
一、基本情況
(一)互聯網技術得到廣泛應用。通過幾年的努力,政府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得到提高,146家重點企業計算機普及率和互聯網使用率達到了100%。
(二)信息技術人員數量得到提升。146家重點企業中,有信息技術人員的企業有112家,比重達76.7%。其中,工業企業90.0%,建筑業62.5%,批發和零售業59.5%,住宿和餐飲業96.0%,房地產業78.6%,重點服務業71.4%。
(三)實行信息化管理的企業占比較高。146家企業中,除4家屬于停產退庫國家代報企業外,其余142家企業都實行了信息化管理,占全部企業的97.3%。
二、存在問題
(一)建立網站數量偏少,網站用途單一。146家企業中共有網站28個,其中,23家企業建立了網站,占全部重點企業的15.8%。其中,工業30.0%,建筑業11.8%,批發和零售業7.1%,住宿和餐飲業7.7%,房地產業21.4%,重點服務業14.3%。其中,對公司產品和服務進行描述,展示價格信息的企業19家,占13.0;在線下單、預定、預約的企業6家,占4.1%;查詢或顯示訂單情況的企業7家,占4.8%;通過算法對用戶精準定位,為其提供特色內容的企業4家,占2.7%;提供企業APP、社交媒體等鏈接信息的企業4家,占2.7%。
(二)通過網站或應用程序(APP)實現商品或服務交易額偏小。146家重點企業中,13家企業通過網站或應用程序(APP)實現商品或服務交易,占全部重點企業的8.9%。其中,工業7.5%,,批發和零售業11.9%,住宿和餐飲業19.2%。
(三)信息化管理應用面相對不足。146家重點企業中,用于財務管理的企業135家,占92.5%;用于購銷存管理的企業12家,占8.2%;用于生產制造管理的企業22家,占15.1%;用于物流配送管理的企業8家,占5.5%;用于客戶關系管理的企業37家,占25.3%;用于人力資源管理的企業20家,占13.7%;用于產品研發管理的企業6家,占4.1%;用于企業資源規劃(ERP)的企業1家,占0.7%。
三、措施建議
(一)進一步提高信息意識,普及計算機信息知識。大力宣傳發展信息化的重要意義,提高企業的信息意識;采用現代企業信息化管理模式,以信息化推動企業規范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人力、物力等中間環節的投入,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效益,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
(二)加強企業信息化專業管理人才培養,不斷提高企業信息化應用水平。目前,企業的信息系統還不夠完善,專業技術人員還比較缺乏,應大力加強專業管理人才、系統配置人才、系統維修人員、網絡安全人員等培訓工作,使企業信息化推廣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三)加強企業網站建設,為企業開展電子商務交易搭建平臺。企業通過建立獨立的網站平臺,進一步加大企業產品和服務宣傳力度,為網絡交易搭建有利平臺,為快速發展電子商務活動提供必要的條件,從而進一步能夠減少銷售環節和銷售費用。企業通過網站建設,加大企業產品和服務的宣傳力度,擴大企業的開放度和知名度,增強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
(四)積極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政府的支持、鼓勵和引導十分重要。特別是全國網絡安全知識的全面普級和對信息化水平的新要求下,需要不斷把信息化知識湛透到企業的各個環節,主要通過組織企業管理者參加先進管理系統的培訓、宣傳推廣企業信息化的具體做法和成功經驗、信息化示范工程的建設等各種方式對信息化建設進行直接倡導和推動,從而為企業信息化建設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 上一條:武定縣道地中藥材生產情況調研報告 |
| 下一條:關于推動我縣商貿業高質量發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