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級有關部門:
《武定縣2023年煙葉工作的意見》《武定縣2023年煙葉生產收購質量管理考核辦法》已經縣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執行。
武定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3月21日
(此件公開發布)
武定縣2023年煙葉工作的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及省、州煙葉工作會議精神,牢牢把握“三新一高”戰略導向,緊緊圍繞“穩定核心煙區、煙葉產業現代化、煙糧協同發展”三大任務,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加快永久基本農田和煙田融合建設,全面夯實煙葉生產基礎,構建現代化煙草產業體系,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奮力推進煙葉高質量發展。
二、目標任務
2023年,全縣煙葉種植面積8.3萬畝,收購計劃22.5萬擔;上等煙比例70%以上;煙葉收購等級合格率80%以上、綜合等級純度90%以上,國家局工商交接合格率高于全州平均水平,等級質量和品種純度符合對口工業卷煙配方需要,持續擴大武定縣“最具影響力煙區”影響力和美譽度。
三、主要政策
(一)配套政策。為推進全縣煙葉生產轉型升級,縣財政按2023年煙葉稅總金額不低于10%對應返還各鄉鎮。由縣烤煙生產收購領導小組制定方案,組織考核,最終按照考評得分情況進行補貼兌現。考核按百分制計算,考核總分在90-100分(含90分)的鄉鎮,全額兌現掛鉤補貼;考核總分在80-90分(含80分)的,按百分比兌現掛鉤補貼;考核總分在80分以下的,取消掛鉤補貼。各鄉鎮人民政府要根據當地實際,自行制定考核方案并嚴格執行兌現。主要配套政策為:
1. 煙葉生產專項費用。以2022年煙葉稅為基數,按照不低于2023年新增煙葉稅費的50%安排,按收購總量占50%權重、新增煙葉稅占50%權重返還鄉鎮計算,與實際工作成效掛鉤,作為鄉鎮、村組工作經費,原則上不低于2022年煙葉生產專項經費。因不可抗力等因素造成損失的,由縣烤煙生產收購領導小組酌情考核。
2. 收購均價指標效益補貼考核。根據各鄉鎮最終實現的均價計算,收購均價在全縣平均均價以上的,均價每增加0.01元補貼500元;收購均價在全縣平均均價以下的,均價每低0.01元扣500元。
3. 規模化連片補貼。按各鄉鎮規模化連片實際落實數量和面積兌現補貼。補貼標準為:100-200畝(不含200畝)連片,每畝補貼15元;200-500畝(不含500畝)連片,每畝補貼20元;500-1000畝(不含1000畝)連片,每畝補貼25元;1000畝(含1000畝)以上連片,每畝補貼30元。該項費用直接撥付給煙農合作社,由煙農合作社規范開支,全部用于規模化連片種植各項工作落實推進。
4. 土地流轉補貼。鼓勵大戶引進和種植,在煙葉種植收購計劃內,以合同簽訂面積和實際種植面積為準,對烤煙種植大戶種煙土地流轉中流轉面積在50-100畝的每畝補貼100元;流轉面積在100畝以上的每畝補貼200元。
5. 示范樣板補貼。縣級示范樣板由縣烤煙生產收購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掛片負責,共5片,示范樣板設在貓街鎮(1片)、高橋鎮(1片)、白路鎮(1片)、環州鄉(1片)、萬德鎮(1片),每片不低于500畝,超過500畝的,按照500畝進行補貼。驗收合格后由縣財政每畝補貼50元(超過500畝的按照500畝進行補貼);鄉鎮級樣板由種煙鄉鎮黨委書記、人大主席、鄉鎮長、分管煙葉生產工作副鄉鎮長、煙葉站站長掛片負責,共5片(人大主席主管的則相應減少1片),每片不低于100畝,驗收合格后每畝補貼50元(超過100畝的按照100畝進行補貼),補貼資金由縣、鄉鎮級財政各承擔50%。各級示范樣板需單獨成片,且必須插牌確認,不允許在同一連片內分割掛牌。
6. 村委會、村組煙葉工作經費。鼓勵發展萬擔鄉、千畝村,凡是村組收購量達到600擔以上、村委會收購量達到1000擔以上的,按照村委會2.5元/擔、村組4元/擔的標準保障工作經費。工作經費開支用于轄區內種植煙葉品種純化、膜下苗移栽、按節令移栽、規模化連片等工作。要求種植煙葉品種為文件要求規劃品種、膜下苗5月5日前完成移栽、常規苗5月10日前完成移栽,驗收后兌現。
7. 生態保護補貼。遵循低碳環保、綠色循環理念,嚴禁砍伐樹木烤煙,大力推行綠色能源烘烤,依據煙農實際購買和使用生物質燃料、烤煤的數量,分別對煙農進行0.12元/公斤補貼;使用電烤房烘烤煙葉的,依據耗電量對煙農進行0.12元/度補貼。
(二)收購政策。嚴格按照種植收購合同收購煙葉。嚴格執行國家煙葉收購價格政策;堅持專業化分級散葉收購;嚴厲打擊內外勾結和倒買倒賣販運煙葉的違法行為,保障煙葉收購秩序良好。
四、主要措施
當前,全國煙葉宏觀調控政策已經進入到了“動態平衡”的機遇期,全縣煙葉計劃也連續調增至今年的22.5萬擔。各鄉鎮要算清產業發展全局賬,千方百計穩定糧煙產業,搶抓煙葉增量機遇期,持續向“十四五”30萬擔計劃目標邁進。同時,也要清醒認識當前煙葉生產中部分區域產業基礎不穩、煙農持續流失、面積落實不到位、煙區基礎設施尤其是烤房設施薄弱、煙葉生產抵御自然災害能力不強、劣雜品種屢禁不絕、煙葉收購質量波動較大等問題。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云南省煙草“十項重點工作”和“十項重點技術”,全面提升煙葉生產水平,推進武定煙葉高質量發展。
(一)著力穩定擴大煙葉生產基本盤。一是推進糧煙融合發展。縣自然資源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林草局、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等部門要根據耕地規模及設施情況,在耕地范圍內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和煙田,將煙葉產業規劃與國土空間、農業發展等相關規劃相融合,根據永久基本農田和煙田質量建設要求,在國土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和綜合監管平臺上標出永久基本農田和煙田紅線,實現全縣永久基本農田和煙田“一張圖”管理。各鄉鎮要結合當地自然生態環境,合理搭配“大小春兩季”作物,大力推廣“糧食+烤煙”組合模式,推行“水稻-煙葉”“玉米-煙葉”為主的輪作模式。二是全面落實種植面積。各鄉鎮要強化種植面積落實,把計劃落實作為煙葉生產工作的首要任務,加大力度調優種植布局,把計劃安排到真正栽得足、栽得好的區域,要預留5%以上的風險面積,為高質量完成計劃打牢基礎。移栽結束后,未能栽足的鄉鎮將扣減計劃。要強化合同主線作用,結合當地生產實際,加強源頭控制和過程監管,嚴格按計劃組織統一育苗、落實種植面積。要按流程把合同分配給想種煙、能種煙的煙農,杜絕按人頭或承包田平均分配煙葉合同,杜絕私下交易合同謀取不正當利益。嚴禁截留計劃和空虛合同,嚴禁以煙葉合同計劃為手段強制煙農生產其他作物,嚴禁合同與物資銷售掛鉤。三是充分調動基層隊伍積極性。要千方百計穩定煙農隊伍,加大“煙葉收購價格總水平上調5%”等政策宣傳力度,算好“經濟對比賬、收入穩定賬”兩筆細賬,提前給煙農吃“定心丸”,積極動員返鄉農民種植烤煙,加快構建“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要鞏固抓煙村組干部隊伍,利用好煙葉稅返還政策,增強村組干部的信心、責任感,把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要穩定科技隊伍,充分發揮煙草生產技術指導服務費的作用,充分調動生產管理、基層一線、合作社煙技員的工作積極性。
(二)著力補齊煙葉基礎設施短板。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高標準煙田、農機設備、新能源烤房、煙葉站點建設,切實加強設施管護,夯實煙區發展基礎。縣農業農村局、縣自然資源局、縣鄉村振興局、州生態環境局武定分局、楚雄武定供電局、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等部門要全力做好煙葉基礎設施要素保障相關工作。各鄉鎮要以推進新能源烤房建設為重點,緊緊圍繞建設新能源烤房目標任務,嚴格按照電能烤房建設模式,強化組織領導,加強部門協作,有序推進新能源烤房建設,確保3月底完成招標、6月份完成建設、7月份投入運營。二是全面構建防雹網絡。針對去年極端氣候對全縣煙葉生產的影響,縣氣象部門要健全完善烤煙防災減災體系,提升自然災害風險防范能力,認真做好固定和流動防雹作業點的規劃、審批和維護,負責做好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指揮。各鄉鎮人民政府對行政區域內的防雹作業點運行管理負主體責任,要統籌保障防雹點人員、防雹物資等必要經費,全面降低自然災害對糧煙的影響。
(三)著力提升煙葉生產收購水平。一是提前應對旱情。根據近年來干旱常態化嚴峻情況,各鄉鎮要提前謀劃應對旱情,做好水庫、塘壩、水窖等水利設施蓄水情況調查,采取各種措施及早補水蓄水。二是優化種植布局。將生產計劃安排到水源有保障、種煙基礎牢、煙葉質量優、市場需求旺、技術水平高的鄉、村、組,確保好田好地種煙。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對脫貧摘帽建檔立卡貧困戶繼續合理傾斜種植計劃。三是嚴格落實“三個嚴禁”。要堅決落實“嚴禁在規劃區域外種煙、嚴禁種植劣雜品種、嚴禁在氯離子超標的田塊種煙”要求,嚴格執行計劃合同管理,提升規劃布局水平,將種植計劃全面落實到規劃區內。要加強關鍵節點管控,全面杜絕煙農自購種、自育苗,加強田間查處和收購管控,對于種植非規劃品種或劣雜品種的,在生產階段堅決取消合同并動員鏟除,在收購過程中一律不予收購,全力確保品種純度達到100%。要全面檢測種植地塊的氯離子含量,摸清全縣種植地塊的土壤狀況,根據檢測結果及時調整種植規劃。四是嚴把時間節令。針對近年來全縣9月低溫冷害、煙葉烤損大的突出問題,全面推廣膜下小苗移栽技術,嚴把時間節令,按節點做好生產組織工作。五是堅持連片種植。確保壩區連片和山區連片分別不低于100畝和50畝,提升核心煙區種植比例。六是強化輪作。根據煙區規劃合理輪作,確保輪作率達到80%以上。七是打造“156”示范區。圍繞目標打造州級示范區,明確1個鄉鎮整鄉鎮推進。八是加強收購管理。持續推行“約時定點、集中分級、集中運輸、代表交煙”收購模式,做到煙葉交售公開、公平、公正,提高服務煙農能力和水平,切實提高煙葉收購質量均衡性、穩定性。嚴格落實質量檢驗和質量考核制度,強化結果運用,提升煙葉質量水平。
(四)著力提升綠色生態生產水平。一是保育土壤。各鄉鎮要切實抓好大田營養土堆捂還田、商品有機肥、綠肥種植三種土壤保育方式互補100%覆蓋或者三選一推廣。合作社供應有機肥價格不超過1200元/噸,煙田包裝廢棄物100%回收,地膜回收再利用達到80%以上。二是全面實施煙葉安全管控。要加大推廣以生物和物理為主的綜合防治技術,全面推廣藍板、蚜繭蜂等綠色防控技術,大力推廣叉角厲蝽、性誘劑等新型技術。全面實施農殘快檢,將煙葉農殘納入各級的重要考核指標,農業農村、煙草等部門要加強農藥門店、合作社銷售農藥的監管;煙草部門要指導督促煙農安全用藥,全面推廣采烤前15天和烤房內嚴禁噴施農藥等管控措施。三是推進清潔能源烘烤。要落實“雙碳”任務,積極推進烘烤節能、降碳、提質,加快推進生物質和電能烤房建設,提升新能源烤房運轉頻率,降低煙葉烘烤碳排放。
(五)著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一是著力推進生產數字化。抓住農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機遇,按照“大系統、大平臺、大集成”要求,全面推進煙葉種植合同簽訂、產前投入補貼、煙用物資管理等業務信息化管理,深入推進“一部手機種好煙”APP推廣應用,集成構筑一站式煙農服務平臺,上線供應低毒低殘留農藥,積極將專業化服務集成上線,加快推動煙葉生產、收購、調撥、復烤、營銷全過程數字化。二是著力推動全程機械化。結合高標準煙田建設,加強煙田改造和適用農機引進、研發、推廣,不斷拓展機械化覆蓋環節和比例,爭取在移栽、覆膜、中耕等重點環節機械作業率在去年基礎上提高5%-10%,推動煙葉生產全程減工降本。三是持續推廣物聯網智慧烘烤。持續優化完善系統,加快“電飯煲式烘烤”研發,推進新建新能源烤房全部聯網,提升煙葉烘烤智能化水平,不斷減少煙葉烘烤損失,降低烘烤成本。
(六)著力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把推動煙農增收致富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舉措。一是打造“煙葉+N”產業體系。要充分發揮煙葉產業鏈長、覆蓋環節多等優勢,推進煙糧畜同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積極推廣“煙葉烘烤+保鮮冷藏”“煙葉烘烤+果蔬烘干”等烤房多功能應用模式,破解煙區農業冷鏈物流瓶頸,延伸煙葉產業鏈、提升糧食價值鏈,逐步形成以煙糧為主、多元互補的產業集群,整體提升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二是推進高標準煙區產業綜合體建設。認真總結綜合體運行成效和經驗,大力推進綜合體建設,聚集土地、人才、資金、技術、信息等先進農業生產要素,加大煙區產業綜合體建設支持力度。圍繞產業布局優化,構建以煙為主、煙糧協同、綠色生態、經濟高效的產業體系。三是推進煙草產業工人隊伍建設。要充分發揮合作社土地流轉平臺、產銷結合紐帶、專業服務組織“三個作用”,大力培育專業技能型職業煙農和產業工人隊伍,構建涵蓋育苗、機耕、植保、采收、烘烤、分級以及多元產業的綜合服務體系,提升專業服務效率和服務煙農水平,全面降低農業煙葉生產成本。
五、加強領導,強化考核
煙草產業是不可替代的支柱產業,各級各部門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研究出臺政策措施,加強統籌協調,強化組織保障,嚴格考核問效,激發工作干勁。
(一)加強組織領導。一是堅持“政府調控、煙草主抓、煙農主體、部門配合”工作制度。各鄉鎮人民政府要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出臺相應保障政策,制定管理辦法,抓好煙葉生產收購各項工作。各級各部門要協同并進,整合投入力量、資源、資金。二是實行縣級掛鉤聯系督導鄉鎮制度。縣煙草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牽頭組成工作組掛鄉鎮,切實加強對鄉鎮工作的指導、檢查和督促,全程跟蹤指導產區落實相關生產技術,突出解決各鄉鎮短板弱項,對落實不到位的及時反饋,確保相關短板弱項全面改進提升。
(二)強化責任考核。一是把烤煙生產納入年度工作考核重點。強化考核獎懲措施,強化考核結果運用,把煙葉生產指標作為評價干部的重要指標,促進煙葉生產提質量、上水平。二是加強全程考核。縣煙草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依據《武定縣2023年煙葉生產收購質量管理考核辦法》,全程加強對各鄉鎮的檢查、督導和考核,考核結果與工作經費掛鉤。
(三)加強資金管理。各鄉鎮要嚴格執行州、縣有關專項補貼資金的管理規定,按照財政資金管理要求,規范使用和支付,加強補貼資金監管,不得擅自改變補貼方式、補貼標準和補貼對象。
附件:武定縣2023年煙葉種植收購計劃及品種布局表
附件
武定縣2023年煙葉種植收購計劃及品種布局表
鄉鎮 |
種植面積(畝) |
收購計劃 |
品種 |
備注 |
|
萬擔 |
萬公斤 |
||||
獅山鎮 |
5000 |
1.36 |
68 |
云煙87 |
|
貓街鎮 |
12315 |
3.34 |
167 |
云煙99 |
|
高橋鎮 |
11430 |
3.1 |
155 |
云煙99 |
|
白路鎮 |
14370 |
3.9 |
195 |
云煙99 |
|
環州鄉 |
11435 |
3.12 |
156 |
云煙87 |
|
己衣鎮 |
9600 |
2.58 |
129 |
云煙87 |
|
萬德鎮 |
9220 |
2.5 |
125 |
云煙87 |
|
田心鄉 |
3700 |
1 |
50 |
云煙121 |
|
發窩鄉 |
2980 |
0.8 |
40 |
云煙99 |
|
插甸鎮 |
2210 |
0.6 |
30 |
云煙99 |
|
東坡鄉 |
740 |
0.2 |
10 |
云煙87、云煙99 |
|
合計 |
83000 |
22.5 |
1125 |
||
武定縣2023年煙葉生產收購質量管理考核辦法
為認真貫徹2023年全州、全縣煙葉生產暨打擊涉煙違法犯罪工作會議精神,確保各項生產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全面提升我縣煙葉生產整體水平和煙葉質量,確保完成煙葉生產收購各項目標任務,制定本考核辦法。
一、考核內容及標準
以鄉鎮為單位,分為煙葉政策落實、煙葉生產管理、煙葉收購管理、煙葉基礎設施建設、加分項進行百分制考核,考核內容及標準如下:
(一)煙葉政策落實(30分)
1. 煙葉工作經費(5分)。各鄉鎮要嚴格落實煙葉生產經費,確保將縣人民政府上年度返還的新增煙葉稅金額按照不低于50%的標準用于煙葉生產工作。考核以鄉鎮人民政府實際支付憑證為依據,未達到標準的,每低1個百分點扣1分,扣完為止。
2. 計劃分解(2分)。鄉鎮、村委會兩級要及時分解下達煙葉計劃,規范簽訂煙葉合同的計2分。鄉鎮、村委會計劃分解文件材料缺失的每缺1個扣0.5分,扣完為止;以煙葉合同計劃為手段強制煙農生產其他作物的,發現1處扣1分,可扣出負分;截留計劃的,此項不得分。
3. 穩定煙農煙區(15分)
(1)永久煙田保護(5分)。落實核心煙區種植制度,確保核心煙區穩定的計2分,未落實的不計分;核心煙區穩定種煙的計3分,核心煙區等被其他產業擠占的,每擠占100畝扣1分,可扣出負分。
(2)規劃區內種煙(5分)。100%在規劃區內種煙的計5分,發現在規劃區域外種煙的每畝扣0.1分,扣完為止。
(3)穩定核心煙區(5分)。以鄉鎮采集煙區規劃數據中核心煙區比例為標準進行對標考核,年度移栽面積中的核心煙區面積占比每低于各鄉鎮核心煙區規劃比例1%的扣0.2分,扣完為止。
4. 補貼兌現(5分)。通過查詢財政系統數據,上一年度財政資金在縣級資金到達鄉鎮后15個工作日內兌現完成的計5分,未足額兌現的,每項扣0.5分。
5. 防災減災(3分)。鄉鎮固定和流動防雹點運行正常的得3分,運行不正常的每個點扣1分,可扣出負分。
(二)煙葉生產管理(40分)
1. 品種純度(5分)。嚴格落實煙葉品種純度管控措施,確保品種純度的計5分。全面杜絕煙農自育苗,煙農自育苗的每個點扣0.5分,可扣出負分;田間種植劣雜品種的每個點扣0.5分,可扣出負分;品種純度管控與鄉鎮煙葉工作經費掛鉤,每發現10畝劣雜品種扣減縣級配套工作經費1%。合同范圍內,每個鄉鎮田間劣雜品種種植合計超過50畝的,取消當年煙葉生產收購質量管理考核補貼。
2. 優化布局(8分)
(1)確保輪作(2分)。通過智慧煙區平臺數據查詢,輪作率達到80%及以上的計2分,輪作率低于80%的,每低1%扣0.1分,扣完為止。
(2)連片種植(2分)。優化布局,堅持連片種植,山區連片不低于50畝、壩區連片不低于100畝的計2分,零星分散種植的每個點扣0.5分,扣完為止;連片中大面積種植其他作物的,每個連片扣0.2分,扣完為止。
(3)“156”工程示范(4分)。根據“156”示范工程單項實施方案折算考核分值。
3. 按節令移栽(8分)
(1)按期完成預整地(3分)。4月20日前完成預整地的計3分,未按時完成預整地的每片扣0.2分,扣完為止。
(2)按期完成移栽(5分)。5月5日前完成移栽,且膜下小苗移栽面積占比達到70%的計5分。未按時完成移栽面積的,每片扣0.5分,扣完為止;膜下小苗移栽面積每不足1%扣0.2分,扣完為止。
4. 栽足栽實(5分)。以智慧煙區平臺數據為依據,現場抽查核實,實際移栽面積少于綁定面積的,每少1%扣1分,扣完為止。
5. 綠色生產(4分)
(1)煙葉安全(2分)。根據州級2022年煙葉樣品農殘檢測結果,無樣品農殘超標的不扣分,超標樣品數量占比10%(不含10%)以內的扣0.2分,超標樣品數占比10%-30%(不含30%)的扣0.5分,超標樣品數占比30%-50%(不含50%)的扣1分,超標樣品數占比50%及以上的此項不得分。
(2)煙葉農殘管控(2分)。切實加強煙葉農殘管控力度,農殘不超限的計2分,2023年鄉鎮煙葉農殘超限率每超1%扣0.1分,煙葉氯離子每超1%扣0.1分,可扣出負分。
6. 煙葉烘烤(10分)。對鄉鎮2023年電能烤房建設任務考核,完成建設任務的計5分,每完不成1%扣0.5分,可扣出負分;對2023年新建電能烤房使用情況考核,100%實施商品化烘烤的計5分,未實施商品化烘烤的,每群烤房扣0.5分,可扣出負分。
(三)煙葉收購管理(25分)
1. 收購任務目標(5分)。完成下達煙葉收購計劃總量的計5分,未完成的此項不得分。
2. 收購組織管理(5分)。嚴格對“約時定點、集中分級、集中運輸、代表交售”收購模式進行考核。以收購點為單位,每發現一次組織不到位或效果差的扣0.5分,可扣出負分;單日交售進度突破合理范圍,被通報的,每個收購點每次扣0.1分,可扣出負分;收購站點煙葉收購秩序混亂的,每個點每次扣1分,可扣出負分。
3. 質量管理(15分)
煙葉收購綜合合格率達80%以上、綜合等級純度90%以上的計15分,每項每低1%扣0.1分,扣完為止。
(四)煙葉基礎設施建設(5分)
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年度各項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任務的計5分。未按時按質按量完成的每項扣1分,扣完為止;一次性通過州級驗收的不扣分,二次通過州級驗收的每項扣1分;未一次性通過省級或國家局復驗的計0分。
(五)加分項
承辦州級以上會議效果好的每次加1分,最高加2分;承辦省級以上會議效果好的每次加3分,最高加5分。
二、考核結果應用
煙葉收購質量考核結果與各項補貼兌現掛鉤,按百分制計算,考核總分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鄉(鎮),全額兌現掛鉤補貼;考核總分在80-90分(含80分)的,按百分比兌現掛鉤補貼;考核總分在80分以下的,取消掛鉤補貼。
三、其他事項
(一)本考核辦法由縣煙草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分時段組織檢查考核,檢查考核情況及時通報全縣。
(二)本考核辦法得出的考核得分折算計入武定縣綜合績效考評結果,并作為縣人民政府對各鄉鎮下年度計劃分配的依據。
(三)本考核辦法由縣煙草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說明。
| 上一條:武定縣人民政府關于周清祥等同志任職的通知 |
| 下一條:武定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武定縣地震應急預案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