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級有關部門,武定產業園區管委會:
《武定縣商貿物流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23—2025年)》已經縣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2023年9月5日
(此件公開發布)
武定縣商貿物流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23—2025年)
為全面推進《楚雄州物流樞紐布局建設規劃(2022—2035年)》《楚雄州商貿物流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22—2024年)》(楚政辦通〔2022〕20號)和《武定縣“十四五”發展規劃》(武政通〔2022〕43號)等文件實施,加快我縣物流樞紐建設、培植產業,促進區域協調、產業融合、產城融合、助力鄉村振興,融入“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全縣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貢獻力量,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行動思路與目標
(一)行動思路。以融入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為主線,緊緊圍繞我縣“一極三區”建設目標,抓住補齊流通基礎設施短板和發展數字流通兩個關鍵;實施物流樞紐建設、現代流通體系、市場主體培育三大工程;突出打造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推廣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城鄉高效配送和服務經濟發展四大重點;加快發展現代物流、電子商務、批零住餐、社區新零售、對外貿易五大領域;力爭我縣在流通設施建設、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傳統商業改造、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擴大對外開放和發展社區服務業六個方面取得新突破。
(二)物流樞紐建設目標。以完善物流通道、建設物流園區、建設物流體系為重點,實施一批重大項目,持續推進完善商貿物流通道,加快綜合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出滇入川、互聯互通、銜接國內、對接國際”的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管道運輸綜合物流通道。物流樞紐建設重大項目完成投資1億元以上項目1個。
(三)產業建設目標。現代商貿物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以上,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銷售(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到2025年分別達到15億元和10億元以上。
二、主要工作任務
(一)擴大流通規模。穩住大宗消費,擴大新興消費,提升農村消費,升級服務消費,力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2%以上。繼續實施促進外經貿發展政策,調整外貿結構,積極鼓勵縣域內企業努力開拓南亞東南亞市場,擴大農產品進出口規模,確保外貿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5%。(牽頭單位:縣工信商務科技局;責任單位:縣發展改革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林草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二)加快物流樞紐建設。加快推進高速公路互聯互通和鄉村公路硬化改造工程,配合金沙江航道建設,加快形成公路、水路互聯互通物流通道新格局。(牽頭單位:縣交通運輸局;責任單位:縣發展改革局、縣工信商務科技局、縣自然資源局、縣林草局、縣住房城鄉建設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三)實施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工程。爭取中央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以縣域統籌、典型引路、分類實施為原則,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重點、村為基礎,實施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六大專項行動”,推進縣域商業體系建設,推動農村消費、流通設施、商品服務、流通模式和市場監管提檔升級。(牽頭單位:縣工信商務科技局;責任單位:縣發展改革局、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管局、縣鄉村振興局、縣供銷社,各鄉鎮人民政府)
(四)實施數字流通賦能工程。按照“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要求,構建流通業發展新業態。鞏固提升武定縣電子商務進村示范項目成果,持續推進電子商務示范鄉鎮打造建設。整合平臺資源,支持本地化電商消費平臺、供應鏈公共信息平臺、物流信息平臺、網絡貨運平臺建設,推動傳統商貿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牽頭單位:縣工信商務科技局;責任單位:縣發展改革局、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五)實施市場主體培育工程。培育民營市場主體,做大國有、集體企業,做強“鏈主”企業,認真落實《武定縣促進商貿企業市場主體倍增培育計劃》《武定縣“個轉企”“小升規”專項行動方案》和《武定縣關于加快工業企業“工貿分離”、農業企業“產銷分離”、商貿和服務業企業升規達限指導意見》,商貿物流市場主體總數年均增長6%以上。(牽頭單位:縣工信商務科技局、縣發展改革局;責任單位:縣統計局、縣交通運輸局、縣市場監管局、縣農業農村局、縣供銷社)
(六)培育新業態發展新經濟。大力發展跨境物流、多式聯運、城鄉高效配送、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等流通新業態,推動物流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整合采購、物流、商貿、信息平臺資源,打造鈦產業綠色供應鏈,推動商貿物流供應鏈發展。(牽頭單位:縣工信商務科技局;責任單位:縣發展改革局、縣財政局、縣交通運輸局、縣農業農村局、縣供銷社)
(七)實施農產品上行能力全提升行動。落實“米袋子”“菜籃子”縣長負責制。聚焦打造“綠色食品牌”,發揮武定區位優勢,發展農產品流通,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加大城鄉農貿市場建設及提升改造力度,推進特色農產品專業市場建設,支持縣鄉冷鏈中心和產地冷庫建設,發展冷鏈運輸。支持縣鄉初級農產品加工中心、城市凈菜、熟食加工配送中心與上海、深圳等銷區的產銷對接。組織農產品企業,參加國內、國際展銷,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牽頭單位:縣農業農村局、各鄉鎮人民政府;責任單位:縣發展改革局、縣工信商務科技局,縣財政局、縣自然資源局、縣市場監管局、縣林草局、縣鄉村振興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責任單位、各鄉鎮要對照行動方案明確的工作任務和責任事項,建立武定縣現代物流產業推進工作機制,層層壓實責任,加強協同配合,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機制。
(二)優化發展環境。持續放寬市場準入,進一步破除隱性壁壘,推動“非禁即入”普遍落實,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優化服務措施,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抓好服務延伸,促進商貿物流業健康發展。優化投資環境,清理針對商貿物流企業的資質審批項目,逐步減少行政審批事項,規范交通、公安、環保、質檢、消防等方面的審批手續,縮短審批時限,提高審批效率。優化政策環境,落實穩增長,促進就業,加快商貿物流業和外經貿發展政策措施。
(三)強化政策支持。規范資金管理使用,提高流通服務業、現代物流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效益,加大向上爭取資金力度,充分發揮財政投入的導向作用,引導金融保險和社會資本等共同投入商貿物流產業發展,放大扶持政策效應。
(四)強化要素保障。建立健全用地保障機制,建立重點項目庫,涉及商貿物流項目土地出讓等優先安排,新增建設用地(林地)指標優先保障。立足當前,統籌考慮物流企業投資項目用地需求,創新土地規劃理念、方法,合理調配建設用地指標;鼓勵物流企業以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方式取得項目建設用地,建蓋標準廠房向投資企業租賃,降低企業用地成本;持續推進批而未供和閑置處置,對閑置工業用地,除按照法律規定、合同約定應收回的情形外,鼓勵通過依法轉讓、合作開發等方式盤活利用,堅持規劃引領,利用國土空間規劃調整的契機,在充分保障基本農田的基礎上,預留重點產業發展的建設用地。
(五)嚴格督導考核。將行動方案各項重點工作任務納入對縣級各部門和鄉鎮黨政領導考核,納入“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大比拼實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增加考核分值權重。制定現代物流統計監測制度,堅持“五個主題”制度,推進全縣商貿物流業發展,為全縣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貢獻力量。
附件:武定縣商貿物流業發展三年行動(2023—2025)重點項目清單
附件
武定縣商貿物流業發展三年行動(2023—2025)重點項目清單
序號 |
任務 |
重點項目 |
內容及要求 |
牽頭單位 |
責任單位 |
1 |
擴大流通規模,夯實產業基礎。 |
穩住大宗消費,擴大新興消費,提升農村消費,升級服務消費。 |
鞏固發展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消費、擴大汽車和成品油等重點商品消費、不斷挖掘釋放農村消費潛力;發展綠色健康消費,擴大新型信息消費,鼓勵消費者“吃在武定、買在武定、用在武定”,力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2%以上。 |
縣工信商務科技局 |
縣發展改革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林草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
推動對外貿易持續增長。 |
繼續實施促進外經貿發展政策,調整外貿結構,開拓南亞東南亞市場,把握農產品進出口節奏,確保外貿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5%以上。 |
縣工信商務科技局 |
縣發展改革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林草局,各人民政府 |
||
2 |
加快物流樞紐建設。 |
持續推進物流通道建設。 |
加快推進高速公路互聯互通和鄉村公路硬化改造工程,加快與周邊形成公、鐵、航、水、管五位一體,互聯互通物流通道新格局。 |
縣交通運輸局 |
縣發展改革局、縣工信商務科技局、縣自然資源局、縣住房城鄉建設局、縣林草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
3 |
實施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工程 |
推進11個鄉鎮縣域商業體系建設。 |
1.爭取中央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以縣域統籌、典型引路、分類實施為原則,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重點、村為基礎,推進11個鄉鎮縣域商業體系建設,推動農村消費、流通設施、商品服務、流通模式和市場監管提檔升級。 |
縣工信商務科技局 |
縣發展改革局、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管局、縣鄉村振興局、縣供銷社,各鄉鎮人民政府 |
2.扎實推進六大專項行動:農村消費全提質、農產品上行能力全提升、商貿流通主體全培育、農村物流配送全打通、農村電子商務全覆蓋、農村市場秩序全規范。 |
縣工信商務科技局 |
縣發展改革局、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管局、縣鄉村振興局、縣供銷社,各鄉鎮人民政府 |
|||
4 |
實施數字流通賦能工程。 |
按照“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要求,構建流通業發展新業態。 |
鞏固提升武定縣電子商務進村示范項目成果,持續推進電子商務示范鄉鎮建設。整合平臺資源,支持本地化電商消費平臺、供應鏈公共信息平臺、物流信息平臺、網絡貨運平臺建設,推動傳統商貿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 |
縣工信商務科技局 |
縣發展改革局、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局、縣鄉村振興局、縣供銷社,各鄉鎮人民政府 |
5 |
實施市場主體培育工程。 |
培育民營市場主體,做大國有、集體企業,做強“鏈主”企業。 |
培育商貿物流市場主體總數年均增長6%以上,認真落實《武定縣“個轉企”“小升規”專項行動方案》和《武定縣關于加快工業企業“工貿分離”、農業企業“產銷分離”商貿和服務業企業升規達限指導意見》。 |
縣工信商務科技局 |
縣發展改革局、縣交通運輸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管局、縣統計局、縣供銷社,各鄉鎮人民政府 |
6 |
培育新業態發展新經濟。 |
大力發展跨境物流、多式聯運、城鄉高效配送、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等流通新業態。 |
發展跨境物流企業,整合采購、物流、商貿、信息平臺資源,打造農產品加工供應鏈,推動商貿物流供應鏈發展。 |
縣工信商務科技局 |
縣發展改革局、縣財政局、縣交通運輸局、縣農業農村局、縣供銷社,各鄉鎮人民政府 |
7 |
實施農產品上行能力全提升行動。 |
落實“米袋子”“菜籃子”,聚焦打造“綠色食品牌”,發揮楚雄區位優勢,發展農產品流通,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
加大城鄉農貿市場建設改造力度,支持縣鄉冷鏈中心和產地冷庫建設,發展冷鏈運輸。支持縣鄉初級農產品加工中心、城市凈菜、熟食加工配送中心和上海、成渝等銷區展配中心建設。組織農產品企業,參加國內、國際展銷,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
縣農業農村局 |
縣發展改革局、縣工信商務科技局、縣財政局、縣自然資源局、縣市場監管局、縣林草局、縣鄉村振興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
8 |
保障措施。 |
加強組織領導。 |
各責任單位和配合單位要對照行動方案明確的工作任務和責任事項,落實好現代物流產業推進工作機制,層層壓實責任,加強協同配合,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機制。 |
縣工信商務科技局 |
縣發展改革局、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市場監管局、縣鄉村振興局、縣供銷社,各鄉鎮人民政府 |
9 |
優化發展環境。 |
持續放寬市場準入,進一步破除隱性壁壘,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抓好服務延伸,優化服務措施,促進商貿物流業健康發展。優化投資環境,清理針對商貿物流企業的資質審批項目,逐步減少行政審批事項,規范交通、公安、環保、質檢、消防等方面的審批手續,縮短審批時限,提高審批效率。落實穩增長,促進就業,加快商貿物流業和外經貿發展政策措施,優化政策環境。 |
縣政務服務局 |
縣發展改革局、縣工信商務科技局、縣公安局、縣財政局、州生態環境局武定分局、縣交通運輸局、縣市場監管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
|
10 |
強化政策支持。 |
規范資金管理使用,提高流通服務業、現代物流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效益,加大向上爭取資金力度,充分發揮財政投入的導向作用,引導金融保險和社會資本等共同投入商貿物流產業發展,放大扶持政策效應。爭取專項資金支持本地流通服務業發展。 |
縣發展改革局、縣工信商務科技局、縣財政局 |
各鄉鎮人民政府 |
|
11 |
強化要素保障。 |
建立健全用地保障機制,建立重點項目庫,涉及商貿物流項目土地出讓等優先安排,新增建設用地(林地)指標優先保障。立足當前,統籌考慮物流企業投資項目用地需求,創新土地規劃理念、方法,合理調配建設用地指標;鼓勵物流企業以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方式取得項目建設用地,建蓋標準廠房向投資企業租賃,降低企業用地成本;持續推進批而未供和閑置處置,對閑置工業用地,除按照法律規定、合同約定應收回的情形外,鼓勵通過依法轉讓、合作開發等方式盤活利用,堅持規劃引領,利用國土空間規劃調整的契機,在充分保障基本農田的基礎上,預留重點產業發展的建設用地。 |
縣自然資源局 |
縣發展改革局、縣林草局、州生態環境局武定分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
|
12 |
嚴格督導考核。 |
將行動方案各項重點工作任務納入對縣級各部門和鄉鎮黨政領導班子的考核,納入“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大比拼實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增加考核分值權重。制定現代物流統計監測制度,堅持“五個主題”制度,推進全縣商貿物流業發展,為全縣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貢獻力量。 |
縣政府辦督查室 |
縣級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 |
| 上一條:武定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武定縣貫徹落實云南省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重點任務清單的通知 |
| 下一條:武定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武定縣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