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門(單位)基本情況
(一)概況。
1.主要職責職能。
工商聯是黨和政府聯系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橋梁和紐帶,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經濟的助手。參與政治、經濟、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問題的政治協商,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引導會員積極參加國家經濟建設,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做工商界代表人士政治安排的推薦工作;在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中,宣傳、貫徹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推動企業文化建設,引導會員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代表并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反映會員的意見、要求和建議;引導會員積極參與“光彩事業”;為會員提供信息和科技、管理、法律、會計、審計、融資、咨詢等服務;開展工商專業培訓,幫助會員改進經營管理,完善財會管理,提高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組織會員舉辦和參加各種對內對外展銷會、交易會,組織會員出國、出境考察訪問,幫助會員開拓國內、國際市場;促進經濟、技術和貿易合作;辦好會員企業、事業;承辦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委托事項。
2.機構情況,包括當年變動情況及原因。
武定縣工商業聯合會2021年末實有人員編制6人。其中:行政編制3人(含行政工勤編制0人),事業編制0人(含參公管理事業編制0人);在職在編實有行政人員7人(含行政工勤人員0人),事業人員0人(含參公管理事業人員0人)。
離退休人員3人。其中:離休0人,退休3人。
3.履職總體目標、工作任務。
(1)切實做好服務非公經濟、服務會員企業工作。一是認真搭建信息交流平臺。二是與富民縣、祿勸縣簽訂三縣戰略合作協議書搭建發展搭建新平臺。三是切實履行服務非公經濟職能。四是組織開展民營企業調查。
(2)加強組織建設,不斷發展壯大工商聯隊伍。
(3)積極爭創“五好”工商聯和“四好”商會。
(4)深入開展非公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
(5)引導非公經濟人士參與政治生活和社會事務。
(6)認真做好“貸免扶補”工作。
(7)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
(8)積極引導民營企業積極參與“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行動。
(9)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
(10)積極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11)積極完成縣委縣政府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
(二)部門預算管理、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加強內部管理制度建設及監督,加強財務管理,強化財務監督,增強法制觀念,遵守規章制度。制定了符合本單位實際的財務管理制度、會計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嚴格公務接待費、差旅費、會議費和培訓費審核審批程序,加強公務用車的管理,實行限額把關,一支筆審核制度,做到一事一公函、一事一審批、一事一結帳,會議費和培訓費嚴格按年初計劃和規章制度規定的標準執行。各項費用嚴格履行“一單五簽”程序,“三公”經費較好的控制在預算范圍之內。相關制度合法、合規、完整,并有效執行。自實行公務卡刷卡制度以來,嚴格執行,刷卡率也一直在70%以上,較好地完成了預期目標。支出符合國家財經法規和財務管理制度規定。
(三)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設立情況。
目標1:抓好企業家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全面深入推進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憲法的學習宣傳,每年組織不少于一次的培訓學習。
目標2:加強與執委的聯絡與履職管理,每年召開執委會一次。
目標3:引導非公人士參政議政,做好工商界代表人士政治安排的推薦工作。
目標4:引導會員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持續推進“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
目標5:鞏固提升全國“五好”縣級工商聯創建成果。
(四)部門整體收支預算及執行情況。
2021年年初預算財政撥款為119.16萬元,年末實際撥款數為119.16萬元,年末撥款數和年初預算數一樣,差異原因為工資增加,人員收入增加,州下達普惠金融發展資金。
(五)嚴控“三公經費”支出情況。
2021年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決算總額1.04萬元,其中:公務接待費支出1.04萬元,比上年1.7萬元減少0.66萬元,下降38.82%。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厲行節約、壓減開支。
二、績效評價工作情況
(一)績效評價的目的。
通過加強預算收支管理,不斷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梳理內部管理流程,部門整體支出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1.認真分析研究評價結果所反映的問題,努力查找資金使用和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制定改進和提高工作的措施;
2.根據財政部門績效評價結果反饋,財務人員及時根據績效評價結果,完善管理制度。財務人員應及時根據績效評價結果,改進管理措施。財務人員應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安排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為領導決策和行政問責提供參考依據;
3.根據設定的績效目標和評價指標,運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對財政支出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益性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
4.根據績效評價中發現的問題,限期整改,并將整改情況以書面形式報辦分管領導,經審核通過后報財政部門。
(二)自評組織過程。
1. 前期準備。
在2021年5月6日收到縣財政局武財績〔2021〕4號文件《關于開展2021年度部門整體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的通知》后,我會領導班子組織召開會議,學習文件的同時,進行分析研究,并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工作安排:
一是加強領導,做好我會2021年度部門整體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工作,分管領導要與財務人員適時分析研究;
二是認真對照年初作出的部門整體和項目支出績效管理計劃做好2021年度的績效自評工作,并做好查缺補漏;
三是具體工作有我辦單位財務會計段亞菊同志負責,分管副主席楊云瑩同志做好把關和審核,以使我單位的2021年度部門整體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工作符合自身實際和上級要求;
四是按照要求辦財務會計要根據2021年度部門決算實際做好需要上報的文字報告和表冊,并做到按時按質上報。
組織實施
一是認真查閱2021年度年初2021年度部門整體和項目支出績效計劃的各種材料,并做好查缺補漏;
二是根據2021年度部門決算報表及其決算分析報告、決算相關說明逐一對照部門整體和項目支出情況,使2021年度部門整體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相關數據與決算報表、報告、說明上的數據一致;
三是根據實際情況認真填寫2021年度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表和逐一填寫2021年度項目支出績效自評表(省級改善基層工商聯辦公條件專項經費、275號“百企幫百村”縣級工作經費和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三個項目支出績效自評表);
四是根據要求及結合我單位實際,認真撰寫《武定工商聯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和《武定縣工商聯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報告》;
五是在填寫完成相關表及撰寫報告后,由分管財務的副主任進行審定。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一)投入管理情況:利用115539.82元機關運行費繼續開展服務非公經濟、服務會員企業工作、爭創“五好”工商聯和“四好”商會、深入開展非公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認真做好“貸免扶補”工作、積極引導民營企業積極參與“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行動、全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二)履職完成情況:1.數量指標:組織理想信念培訓一次,召開執委會一次,發展會員50名左右。
2.質量指標:鞏固提升全國“五好”縣級工商聯創建成果。
3.時效指標:2021年內完成。
(三)履職效果情況:1.社會效益:推進各項工作持續穩定有序發展。2.可持續影響效益:體現政策導向,長期保障工作平穩進行。
(四)社會滿意度及可持續性影響:服務對象滿意度達到優良。
四、存在問題及整改情況
(一)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預算編制前,根據年度內單位可預見的工作任務,確定了單位年度預算目標,細化了預算指標,但是在實際支付過程中,個別時候未嚴格按照預算指標時效執行,支出進度未嚴格控制。
(二)整改情況
1.加強學習,提高思想認識,組織單位財務人員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等相關法規、制度,提高單位領導對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視程度,增強財務人員的預算意識。
2.嚴格管理控制“三公”經費和公用經費支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切實加強“三公”經費和會議費、培訓費管理,嚴格按照規定開支有關經費,確保單位“三公”經費只減不增。
3.規范財務運行,加強預算支出管理。嚴格遵循“先有預算,后有支出”的原則,在資金支付管理方面,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向財政部門申請用款,在財政部門批復的支出預算資金范圍內申請使用一般預算支出經費。建立健全并認真執行各項資金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內部控制機制,資金使用嚴格履行審批程序,確保資金支出合法、真實。嚴格落實會計核算報銷、審批制度,加強對資金使用環節的監督。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和公開情況
(一)結果運用:
績效自評結果:武定縣工商聯整體支出績效自評為滿分100分;武定縣工商聯2021年度項目支出績效自評三項均為滿分100分。2021年,我單位積極履職,強化管理,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標。通過加強預算收支管理,不斷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梳理內部管理流程,部門整體支出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二)公開情況:
武定縣工商聯預決算公開均在縣政府門戶網站公開信息,基礎數據信息和會計信息資料真實、完整、準確。整體支出績效自評表以及武定縣工商聯2021年度項目支出績效自評表均粘貼在本單位辦公室樓道進行公開,讓本單位干部職工知曉并監督。
六、主要經驗和做法
1.細化預算編制工作,認真做好預算的編制。
進一步加強單位內部機構各股室的預算管理意識,嚴格按照預算編制的相關制度和要求進行預算編制;全面編制預算項目,優先保障固定性的、相對剛性的費用支出項目,盡量壓縮變動性的、有控制空間的費用項目,進一步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嚴謹性和可控性。加強內部預算編制的審核和預算控制指標的下達。
2.加強財務管理,嚴格財務審核。
加強單位財務管理,健全單位財務管理制度體系,規范單位財務行為。在費用報賬支付時,按照預算規定的費用項目和用途進行資金使用審核、列報支付、財務核算,杜絕超支現象的發生。
3.完善資產管理,抓好“三公”經費控制。
嚴格編制政府采購年初預算和計劃,規范各類資產的購置審批制度、資產出租出借和收入管理制度、資產采購制度、使用管理制度、資產處置和報廢審批制度、資產管理崗位職責制度等,加強單位內部的資產管理工作。嚴格控制“三公”經費的規模和比例,把關“三公”經費支出的審核、審批,杜絕挪用和擠占其他預算資金行為;進一步細化“三公”經費的管理,合理壓縮“三公”經費支出。
4.對相關人員加強培訓。
加強培訓,特別是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等學習培訓,規范部門預算收支核算,切實提高部門預算收支管理水平。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無
武定縣工商業聯合會
2022年10月18日
| 上一條:武定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和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報告 |
| 下一條:中共武定縣委政策研究室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202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