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武定縣委統戰部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2021年度)
一、單位基本情況
(一)概況
1、主要職責:貫徹執行中央和省委、州委、縣委有關方針、政策;負責聯系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代表人士工作,貫徹落實政治協商制度,發揮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代表人士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各民主黨派組織、黨外人士的培養、考察、選拔、推薦、政治安排工作;調查研究并反映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的情況,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負責開展以愛國統一為重點的海內外統戰工作,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服務;指導各委辦局、鄉鎮統戰工作;指導和協調臺辦、僑辦、縣工商聯、縣民族宗教事務等各項統戰工作;承辦縣委和省、州委統戰部交辦的其他事項。
2、機構設置情況:統戰部內設股室6個。分別是辦公室、黨外干部股、民族宗教經濟聯絡股、海外統戰和臺僑股、黨外知識分子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股、宣傳調研股。
中共武定縣委統戰部2021年末實有人員編制11人。其中:行政編制9人,工勤編制2人;在職在編實有行政人員8人,工勤人員2人。
離退休人員0人。其中:離休0人,退休0人。
實有車輛編制1輛,在編實有車輛1輛。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我單位共有國有資產91.73萬元,其中流動資產40.07萬元,固定資產51.66萬元,固定資產中一是車輛數量1輛,價值31.04萬元;二是通用設備數量27個,價值16.42萬元;三是家具、用具數量26個,價值4.20萬元。
3、重點工作概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為主線,以學習宣傳貫徹《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為重點,以進一步發揮新時代統一戰線法寶作用為目標,堅持“夯實基礎、突出重點、守正創新”工作理念,扎實開展“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大比拼,著力抓思想引領、抓服務大局、抓風險防范、抓能力提升,推動新時代統戰工作高質量發展,以優異成績向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
(二)部門預算管理、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1、組織保障
為落實好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我部成立了財政預算績效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由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各股室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部辦公室,由虎速品兼任辦公室主任,朱海蘭負責預算績效管理的具體工作。并對各股室績效管理工作進行督促檢查,不定期召開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專題會,研究、分析績效目標任務,確保績效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2、制度建設
為規范管理績效工作,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我部從績效目標設定、績效責任落實、績效推進實施、績效監控分析、績效考核評估和績效改進提升等幾個方面制定了指導本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具體辦法和操作細則,如:《武定縣委統戰預算績效管理制度》、《武定縣委統戰部預算績效管理配套辦法及細則》。部績效評價工作領導小組于每季度終了組織開展自評工作,對工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預算執行情況、實際成效和存在差距,逐項認真分析,進行完善。
(三)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設立情況
在設置整體績效目標時,我單位組織相關人員對各項績效目標進行了充分論證和審核,確保目標符合項目實際,并能全面反映項目的預期產出和效果,指標內容完整、指向明確、量化可行。
(四)部門整體收支預算及執行情況
縣委統戰部本年收入合計221.86萬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221.86萬元,占總收入的100%;本年支出216.01萬元,其中:基本支出191.86萬元,占總支出的88.82%;項目支出24.15萬元,占總支出的11.18%。
(五)嚴控“三公經費”支出情況
2021年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決算總額8.15萬元,比上年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決算總額5.35萬元增加2.80萬元,增加52.34%。其中: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支出7.15萬元,比上年支出的4.68萬元增加2.47萬元,增加52.78%;公務接待費支出1.00萬元,比上年支出的0.67萬元增加0.33萬元,增加49.25%。增加的主要原因:接待人次增多,接待費增加;車老化,修理費增加,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增加。具體情況如下:
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2021年中共武定縣委統戰部公務用車保有量1輛,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支出7.15萬元,比上年支出的4.68萬元增加2.47萬元,增加52.78%。增加的原因是:車老化,修理費增加,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增加。公務接待費:2021年共執行國內公務接待15批次,127人,接待費支出1.00萬元;2020年共執行國內公務接待8批次,129人,接待費支出0.67萬元。2021年公務接待費比2020年決算總額0.67萬元增加0.33萬元,增加49.25%。增加的主要原因:接待批次增多,接待費增加。
二、績效評價工作情況
(一)績效評價的目的
通過對單位預算支出績效目標的設置情況、資金使用情況、資金實施管理情況、整體支出績效表現情況進行自我評價,充分了解縣委統戰部整體支出資金撥付進度、使用與管理情況等,了解資金使用是否達到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改進管理措施,為合理使用財政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規范資金管理提供決策參考依據,切實提高單位的績效管理水平、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和工作效率,并將評價結果作為改進預算管理和安排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以促進管理更加合理化、制度化、規范化、透明化。
(二)自評組織過程
1、前期準備
按照《武定縣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武政發〔2020〕4號)、《武定縣財政局 中共武定縣委組織部 武定縣審計局關于印發<武定縣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推進方案>的通知》(武財辦〔2020〕15號)、《武定縣財政局關于轉發楚雄州財政局轉發<云南省財政廳關于印發云南省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的通知>的通知》(武財績〔2020〕3號)、《武定縣財政局關于印發<武定縣預算部門(單位)整體支出績效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要求,成立以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為組長,常務副部長為副組長,各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負責自評的組織管理和自查工作。
2、組織實施
在領導小組的組織下,根據部各股室職能職責,結合各股室工作執行情況,對照整體支出績效指標做出客觀評價。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得分100分,評價等級為“優”。
一級指標 |
指標分值 |
自評得分 |
得分率 |
投入管理指標 |
60 |
60 |
100% |
產出指標 |
15 |
15 |
100% |
效果指標 |
20 |
20 |
100% |
滿意度指標 |
5 |
5 |
100% |
合計 |
100 |
100 |
100% |
(一)投入管理情況
1、部門預算編審。2021年的部門預算編審工作中,嚴格按照《武定縣財政局關于印發<武定縣2021年部門預算2021-2023年中期財政規劃編制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扎實做好本部門預算編制的各項工作,科學合理的設置績效目標,及時報送部門預算及部門預算編制說明,做到內容完整、數據真實、格式規范,確保部門預算編制的科學性、準確性。
2、部門決算編制。2021年的部門決算編制工作中,認真把握部門決算報表編制口徑和相關要求,根據部里會計核算賬務真實反映2021年度的收支情況,確保部門決算編制“收支真實、數額準確、內容完整、報送及時”。
3、預算執行管理。2021年的預算執行管理工作中,收入按時足額繳庫,支出嚴格執行《武定縣2021年財政預算支出執行進度考核管理辦法》的相關要求,按照時間節點,加快支出進度。嚴格執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按規定使用財政資金;按照賬戶管理的相關規定,認真開展賬戶年檢工作。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4〕70號)、《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地一步做好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工作的通知》(云政辦發〔2015〕14號)相關要求,認真清理存量資金,并按照規定上繳存量資金。
4、非稅收入管理。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及時足額上繳專戶利息收入。2021年共上繳利息收入0.12萬元。
5、預決算信息公開管理。根據縣財政局預決算公開的相關要求,除涉密信息外,在財政部門批復二十日內向社會公開本部門的預算和決算。同時,將政府采購信息和績效信息等一并公開。
6、績效自評管理。根據《武定縣財政局關于開展2020年度部門整體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的通知》(武財績〔2021〕4號)要求,認真開展績效自評工作,形成整體績效自評報告和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報告,在規定時限內,上報縣財政局歸口業務股室。
7、財政監督管理。制定《中共武定縣委統戰部內部控制規范管理制度(試行)》,嚴格執行預算管理、財務收支管理、政府采購管理、資產管理、合同管理、項目管理等制度要求,嚴控預算執行全過程,保證預算績效目標順利完成。
8、政府采購管理。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的規定和財政部門預算管理的要求,將政府采購項目納入部門預算,做好政府采購預算和采購計劃編報的相互銜接工作,確保采購計劃嚴格按政府采購預算的項目和數額執行。
9、債務管理。按照縣財政局債務管理的相關要求,每月按時上報債務報表。2021年我單位無債務和新增債務。
10、資產管理。嚴格按照《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武定縣行政事業單位通用辦公設備及辦公家具配置標準》來管理和配置資產。實行“單位資產動態兼管,資源共享,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資金管理相結合”的管理辦法;新增(購買、接收捐贈)資產及時入賬,處置資產嚴格按程序上報縣財政批復后,及時下賬。在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內,及時更新資產信息,準確反映資產的增減變動情況,做到賬卡相符、賬賬相符、賬實相符,確保資產信息清晰完整。及時上報資產月報和年報,確保報表數據的及時性、真實性、準確性、全面性。
(二)履職完成情況
1、保障統一戰線各項工作開展,處理日常事務以及重要活動支出。
2、及時制定下發了《中共武定縣委2021年政黨協商計劃》,組織開展協商座談2場次,完成了14名縣政協委員的協商推薦工作。組織委員們積極參政議政,為全縣改革發展提出意見建議及提案120件。
3、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和諧。一是扎實抓好港澳臺僑海外統戰工作。成立武定縣歸國華僑聯合會,掛牌成立“僑胞之家”,充分發揮基層僑聯組織紐帶作用,凝聚僑心、匯集僑智,充分發揮僑力在武定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人才優勢和智力優勢,積極建言獻策,知情出力。加大對外宣傳,積極搭建招商引資引智平臺,持續做好臺資企業江蘇比米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現代化生豬養殖項目推動工作??赐繂栁铱h臺胞臺屬、歸僑僑眷6戶,發放慰問金12100元。二是成立了武定縣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舉辦黨外知識分子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教育培訓3場次共300人,召開座談會3場次共200人。三是加強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工作,投入資金3萬元,進一步完善實踐創新基地硬件設施,提升服務功能,打造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實踐創新基地省級版。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各種資源,不斷拓展統一戰線宣傳覆蓋面。
4、加大宣傳工作力度,在“武定統一戰線”信息宣傳平臺刊發150篇。其中云南省委統戰網采用22篇,楚雄統戰網采用25篇,云南政協報采用2篇,民族時報采用5篇,楚雄日報采用3篇。
(三)履職效果情況
強化責任意識,認真完成工作目標。深入推進各項工作,保障民生水平穩步提升,保持穩增收,促增長水平。
(四)社會滿意度及可持續性影響
一是在全面構建“大統戰”工作格局,發揮統一戰線優勢,整合統一戰線資源,助推全縣跨越式發展;二是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服務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四、存在問題及整改情況
(一)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是我部門項目大多本職上為政治任務,產生的效果主要是思想認識上的改變,與一般項目建設有較大的差別,無法量化,難以設定具體指標;二是項目績效目標設定的科學性、合理性有待加強。部分績效指標值設立與年度計劃不相匹配,存在差異,三級績效指標名稱設置不夠規范,績效指標類型設定不夠規范、準確,設定的績效指標指向不夠明確,無法突出部門職責職能和工作重點方向;三是預算不夠精準。由于年初對部分工作的不可預見性,在執行的過程中對部分項目內容進行調整。
(二)整改情況
一是加強績效管理,科學設置績效指標,將預算績效工作抓好抓實;二是對各項工作提前謀劃,統籌安排,合理配置,不斷完善支出結構,加快支出進度,提高資金使用率,加強項目跟蹤力度,開展項目績效評價,確保項目績效目標的實現;三是加強財務規范化管理,增強內部預算控制意識,全力推進預算科學化、精細化,突出績效優先,嚴格按照相關制度和要求合理編制預算。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和公開情況
(一)結果應用
加強制度建設,對照自評結果,查缺補漏,及時調整和優化部門的財務管理制度和項目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加強財務管理,完善績效管理的手段;加強評價結果運用,將評分作為下一年度部門項目資金安排使用和項目實施進度督促等工作的重要依據;加快完善內部控制體系,確保資金使用安全有效。
(二)預算掛鉤
我部將評價結果作為下一年度預算編制的重要依據,并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完善相關辦法、改進預算管理。
(三)結果公開
我部預決算信息公開透明。嚴格按財政要求及時在縣政府信息公開網站公開單位的年初預算和年終決算信息,保證了單位預決算信息公開透明。
六、主要經驗和做法
一是建立健全各項相關制度,保障部門項目合法合規;二是盡可能分解細化項目計劃或項目方案,提高預算執行科學性;三是明確分工,積極配合,財務部門與項目分管部門要及時溝通,動態監管項目支出情況;項目分管部門要盡可能細化項目預算、制度工作方案、積極開展工作;財務部門要嚴格把關,提高績效指標設置的科學性、績效評價的質量。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無
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報告
(2021年度)
一、基本情況
(一)項目概況
2021年財政預算安排項目2個,具體如下:
1、統戰經費23萬元,主要用于“一網兩單”管理體系建設、培訓;相關人員培訓及宣傳教育工作的開展。
2、華僑事務經費7萬元,主要用于成立基層組織及僑胞之家建設,有利于加強黨和政府與歸僑僑眷、海外僑胞、留學人員及眷屬的聯系和溝通,把我縣歸僑僑眷、海外僑胞、留學人員及眷屬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凝聚僑心、匯集僑智、發揮僑力、維護僑益,充分發揮他們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人才優勢和智力優勢,積極建言獻策、知情出力。
(二)項目績效目標
1、統戰經費
(1)總體目標
努力維護好發展民族團結、宗教和睦、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
(2)階段性目標
用于“一網兩單”管理體系建設、培訓;相關人員培訓及宣傳教育工作得到開展。
2、華僑事務經費
(1)總體目標
成立基層組織及僑胞之家建設,有利于加強黨和政府與歸僑僑眷、海外僑胞、留學人員及眷屬的聯系和溝通,把我縣歸僑僑眷、海外僑胞、留學人員及眷屬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凝聚僑心、匯集僑智、發揮僑力、維護僑益,充分發揮他們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人才優勢和智力優勢,積極建言獻策、知情出力。
(2)階段性目標
成立武定縣歸國華僑聯合會,掛牌成立“僑胞之家”,充分發揮基層僑聯組織紐帶作用,凝聚僑心、匯集僑智,充分發揮僑力在武定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人才優勢和智力優勢,積極建言獻策,知情出力。
(三)項目組織管理情況。
根據部門職能職責、年度工作計劃,從職能履行、依法行政、科學民主決策、政務公開等方面開展工作。對預算績效目標、預算績效追蹤、預算績效評價、結果應用等方面進行規定。
二、績效評價工作開展情況
(一)績效評價目的、對象和范圍。
通過開展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工作,樹立績效意識、成本意識和責任意識,完善部門預算編制、執行、監督體系,了解資金使用情況、日常組織管理情況、績效目標完成情況、資金使用是否達到預期目標、資金管理是否規范、資金使用是否有效,檢驗資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存在問題和原因,及時總結經驗,完善管理,提高財政預算資金使用效益,促進部門更好地履行職責管理。
(二)績效評價原則、依據、評價指標體系(附表說明)、評價方法、評價標準、評價抽樣等。
縣委統戰部項目績效指標共分三級,其中:“統戰經費”包括3個一級指標,5個二級指標,9個三級指標;“華僑事務經費”包括3個一級指標,4個二級指標,5個三級指標。
本次自評采用查閱資料、實地查看、問卷調查等方法,縣委統戰部預算項目績效評價按項目指標體系,從項目產出指標(含數量指標、質量指標、時效指標)、效益指標(社會指標、可持續影響指標)及滿意度指標3個環節進行自我評價。評價結果分為優、良、中、差四級,綜合得分≥90分為優,80分≤綜合得分<90分為良,60分≤綜合得分<80分為中,綜合得分<60分為差。
(三)績效評價工作過程。
1、前期準備。
按照《武定縣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武政發〔2021〕4號)、《武定縣財政局 中共武定縣委組織部 武定縣審計局關于印發<武定縣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推進方案>的通知》(武財辦〔2021〕15號)、《武定縣財政局關于轉發楚雄州財政局轉發<云南省財政廳關于印發云南省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的通知>的通知》(武財績〔2021〕3號)、《武定縣財政局關于印發<武定縣預算部門(單位)整體支出績效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要求,成立以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為組長,常務副部長為副組長,各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負責自評的組織管理和自查工作。
2、組織實施。
在領導小組的組織下,根據部里各股室職能職責,結合各股室工作執行情況,對照整體支出績效指標做出客觀評價。
1、分析評價。
根據各股室提供的自評情況以及相關佐證材料,通過查閱資料、現場抽查核實、滿意度調查等方式對績效目標完成情況進行核實及評價。
三、綜合評價情況及評價結論(附相關評分表)
(一)績效評價綜合結論
本次統戰經費項目績效自評為97.46分,評定等級為“優”;華僑事務經費項目績效自評為100分,評定等級為“優”。
根據部門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的要求,我部按照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進行分析,成立項目自評工作小組,結合評價內容,做到有計劃,有安排,扎實開展本次自評工作。按照上級下達的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自評小組針對申報內容、實施情況、資金兌現、財務管理、社會效益等作出自我評價,做好自評工作。自評結果“優”。
(二)績效目標實現情況等。
1、統戰經費。按預期完成相關工作。
2、華僑事務經費。已成立武定縣歸國華僑聯合會,掛牌成立“僑胞之家”,充分發揮基層僑聯組織紐帶作用,凝聚僑心、匯集僑智,充分發揮僑力在武定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人才優勢和智力優勢,積極建言獻策,知情出力。
四、績效評價指標分析
(一)項目決策情況分析。統戰經費、華僑事務經費等兩個項目建設計劃實施進度明確,項目建設符合設計要求和目的,基本符合實際需要,項目決策依據較為充分。
(二)項目過程情況分析。統戰經費、華僑事務經費等兩個項目建設資金到位及時,資金支付依據合法,開支標準符合規定。財務制度健全、管理基本規范,會計核算基本符合國家規范。項目不存在投資變更和項目調整情況。
(三)項目產出情況分析。
“統戰經費”產出指標總分50分,自評得分為50分,總體上項目在產出方面完成情況較好,主要體現在項目實際完成率、年度目標完成情況、項目質量完成情況等方面均有效完成。但也存在支出不及時的問題。
“華僑事務經費”產出指標總分50分,自評得分為50分,總體上項目在產出方面完成情況較好,主要體現在項目實際完成率、年度目標完成情況、項目質量完成情況等方面均有效完成。
(四)項目效益情況分析。
“統戰經費”項目效益指標總分30分,自評得分為30分。滿意度指標總分10分,自評得分為10分。項目的順利實施加強了黨對統一戰線工作集中統一領導的要求,發揮縣委在統戰工作方面的各項有效機制,我部通過各類統戰工作,有效維護并促進了社會團結、穩定、和諧,為武定社會穩定、民族宗教和諧產生積極的社會效益。
“華僑事務經費”項目效益指標總分30分,自評得分為30分。滿意度指標總分10分,自評得分為10分。項目的順利實施充分發揮基層僑聯組織紐帶作用,凝聚僑心、匯集僑智,充分發揮僑力在武定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人才優勢和智力優勢,積極建言獻策,知情出力。
五、主要經驗及做法
領導重視,全程督促。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作為項目督辦人,全程參與督促檢查項目準備、實施。明確了部門績效考評工作的統一組織、實施工作。加強財務管理,嚴格財務審核,注重項目日常管理。
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存在問題:部分項目不可預計情況導致項目資金執行率低,使年終有結余,影響了資金的使用效益。
七、有關建議
加強績效管理培訓,提高績效工作水平。年度中出現的新工作和新要求無法體現在年初的預算績效目標中,建議根據年度工作任務的變化調整目標績效,不斷修正項目績效的考核內容和要求。
八、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無
| 上一條:中國共產黨武定縣委員會宣傳部整體支出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2021年) |
| 下一條:武定縣檔案館整體支出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202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