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2022年度)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概況。
1.主要職能。社會治安管理
武定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是國家公安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劃歸同級公安機關領導后,職能保持不變,業務上接收林業和草原部門指導,協助開展森林和草原防火工作,負責火場警戒、交通疏導、治安維護、火案偵破等,查處森林和草原領域其他違法犯罪行為。2021年根據上級相關部門要求加掛“武定縣公安局生態環境與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大隊”,在原職責基礎上,增加生態、食品藥品、生物安全等領域犯罪偵查和制售偽劣商品犯罪偵查職責以及知識產權領域犯罪偵查職責。
2.機構情況。納入武定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2022年度部門決算編報的單位共1個。
3.人員情況。2022年在職職工14人,2021年在職職工人數16人。與2021年相比減少2人,原因是2022年調出2人,調入1人,退休1人。
車輛編制2輛,實有車輛2輛。
4.2022年部門履職總體目標、工作任務。
2022年來,在縣委、縣政府和州公安局的堅強領導下,全縣公安機關緊扣州局“111575”工作思路,緊盯黨的二十大安保維穩這條主線,堅持“穩”字當頭、主動擔當作為、忠誠履職盡責,通過凝聚干事創業“一團火”、打好主動出擊“組合拳”、織密風險防控“防護網”,圓滿完成了黨的二十大安保維穩任務,確保了全縣政治安全和社會大局持續穩定,為平安武定、法治武定建設貢獻公安力量。全縣公安工作提質增效、可圈可點,2022年全省群眾安全感滿意度調查綜合滿意率97.86%,位居全省第一,創歷史新高。
一是對黨忠誠本色更加鮮明。始終牢記“公安姓黨”的根本政治屬性,堅持政治引領,在“強黨建、凝警心、鑄忠誠”上持續發力,確保公安工作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二是黨的二十大安保圓滿收官。全面推進“1+7+37+10+4”和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專項行動,圓滿完成了黨的二十大安保任務,實現了“六個嚴防、三個確保”的工作目標。三是捍衛政治安全更加堅決。始終把維護政治安全置于首位,2022年,受理領域刑事案件51件,破案50件。其中,毀壞林木案件15件,毀壞林地案件4件,占用耕地案件1件,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案件3件,非法捕撈案件5件,森林火災案件4件。查處涉案野生動物22只,鮮豬肉41.5公斤、豆芽1049.9公斤,涉案藥品111類、626瓶(盒)、110袋,涉案木材628.87立方米,涉林地面積164.4畝,涉案魚類1201尾、5.54公斤。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狀況滿意度達99.75%,對常態化SH除惡的滿意度98.2%,對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的滿意度97.08%,三項滿意指標在全州全省排名前列。
(二)部門預算管理、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重要內容,是優化財政資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務質量的關鍵舉措,是推動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方針政策落地見效的重要保障。在部門預算管理中,嚴格執行“化錢必問效,無效必追責”的原則,強化單位內控制度管理,強化監督制約機制建設,強化考核結果應用,促進部門預算績效目標的完成,達到經費投入的預期效果。
(三)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設立情況。
目標1:依法懲處和預防犯罪。嚴厲打擊和懲處各類違法犯罪,全力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目標2: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健全完善工作機制,堅決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實施內容主要包括健全國內安全保衛工作機制;健全反恐怖工作機制;健全網絡安全工作機制。
目標3:公安保障能力及隊伍建設有所提高。加強公安法制建設,強化警務督查審計工作,加強廉政風險內部防控制度建設;加強公安隊伍政治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開展警務實戰訓練,反恐處突演練,加強固定資產及財務管理等 。
目標4:公安信息化及業務裝備建設得到加強。大力實施公安基礎信息化建設;健全情報指揮實戰化警務機制;加強公安刑事技術建設;加強專網、設備、系統運行維護;加強警用裝備、物資及經費保障機制建設;推動公安機關裝備及經費標準達標工作,加強警用裝備管理。加強應急物資儲備及體系建設。
目標5: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實施內容主要包括加強公安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推進公安業務技術用房、監管場所、派出所建設。
(四)部門整體收支預算及執行情況。
2022年年初預算收入412.60萬元,其中:基本支出370.60萬元;項目支出42.00萬元。2021年年初預算收入434.34萬元,其中:基本支出374.34萬元;項目支出60萬元。與2021年相比,與2021年相比,2022年年初預算收入減少21.74萬元,減少5.01%。
2022年全年總收462.53萬元,總支出462.15萬元,結轉18.21萬元。其中:基本支出395.21萬元;項目支出66.94萬元。2021年總收入505.70萬元,總支出493.36萬元,結轉17.72萬元。其中:其中:基本支出339.62萬元;項目支出153.74萬元。與2021年相比,2022年收入減少43.17萬元,減少8.54%;支出減少31.21萬元,減少6.33%;結轉增加0.49萬元,增加2.75%。
(五)嚴控“三公經費”支出情況。
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公務接待費管理規定。控制“三公經費”支出。2022年“三公”經費支出9.54萬元,比2021年支出47.53萬元減少37.99萬元,減少79.94%,原因是2022年無公務用車購置,2021年報廢一輛警車,新購置一輛,還有3.5萬元未報銷,2022年無公務用車購置。
二、績效評價工作情況
(一)績效評價的目的。
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強化支出責任,建立科學合理的財政支出評價管理體系,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二)自評組織過程。
1.前期準備。
根據《武定縣財政局關于開展2022年度部門整體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工作的通知》(武財績〔2023〕1號)通知要求,局領導高度重視,組織警務保障部門相關財務人員進行研究,結合部門實際開展自評工作。
2.組織實施
警務保障部門根據年度財政財務收支狀況、部門職能職責、年度工作完成情況、工作主要成效等,圍繞年初制定的整體支出績效目標任務開展自批,撰寫自評報告。
三、評價情況分析及綜合評價結論
(一)投入管理情況:從分配、使用、管理等所開展的一系列財務管理活動。
1.部門預算編審管理。部門“四本”預算編制完整無漏項,按規定編制收入預算、支出預算(含基本支出、項目支出)、“三公經費”預算、政府采購預算。項目編制準確,績效目標完整、合理,預算編制報送及時。
2.部門決算編制。部門決算做到賬表一致、準確反映部門收支情況。按規定口徑填列,內容準確完整,報送及時。
3.預算執行管理。支出嚴格執行《武定縣2022年財政預算支出執行進度考核管理辦法》,按季度完成支出進度。嚴格執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按規定使用財政資金。推行公務卡結算制度,公務卡執行率達92%;按規定開展賬戶年檢;
4.預決算信息公開管理 。在收到財政預、決算批復20日內,按照規定公開部門預、決算情況,公開內容含所有財政資金安排的“三公”經費、機關運行經費的安排、使用情況、政府采購信息、績效評價等內容。
6.績效自評管理。在規定時限內向財政填報整體支出績效及項目績效自評表,自評報告。內容完整、分析到位,措施得力。
7.財政監督管理。按照財政內控制度建設要求,本單位成立內控制度領導小組和內控制度工作小組,負責部門內控制度管理。嚴格按照黨委議事制度討論重大經費開支。及時向財政報送年度內控制度報告,不存在內控制度不健全或執行不到位的情況。
8.債務管理。按月按時報送本單位無債務統計表,并作出無債務承諾,年內無新增債務。
9.資產管理。本單位設置兼職資產管理員,依托“財政預算單位財務核算系統”進行資金支出核算,“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系統”進行資產管理,按月錄入新增資產,對達到報廢年限的及時申請審批報廢,做到賬實、賬卡相符。
(二)履職完成情況
1.數量指標。經費收入保證工資支出和各項業務正常運轉、按期完成各項公安工作。
2.量指標。嚴格管理,確保財政資金規范使用、專款專用。
3.時效指標。嚴格按照資金撥付進度完成相關支出績效目標。
(三)履職效果情況
社會效益指標。公安機關有依法對蓄意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的敵對勢力和其它犯罪分子實施打擊、制裁、監控和改造的社會效能。有依靠人民、保護人民、用民主的方法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為人服務,充當人民公仆與衛士的社會效能。
(四)社會滿意度及可持續性影響
全縣社會治安環境持續向好,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和公安機關執法公信力穩步提升。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狀況滿意度達99.75%。2022年全省群眾安全感滿意度調查綜合滿意率97.86%,位居全省第一,創歷史新高。
四、存在問題及整改情況
(一)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項目申報前期測算不科學,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部分項目有所變動;內控制度不完善;公用經費的預算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存在變數。
(二)整改情況
增強預算的可行性和科學性;健全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建立科學的調整機制
五、績效自評結果應用和公開情況
績效自評結果將與部門決算同時公開。
六、主要經驗和做法
無
七、其他需說明的情況
無
2023年6月28日
| 上一條:東坡傣族鄉人民政府2022年度整體支出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
| 下一條:武定縣公安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