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縣人民政府
關于2018年財政預算部分變更情況的報告
——在武定縣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上
武定縣財政局局長 徐繼浙
(2018年11月29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受縣人民政府的委托,我向會議作《關于2018年財政預算部分變更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請予審議。
一、2018年預算編制和執行情況
(一)2018年財政預算編制情況
按照省州預算編制工作相關要求,我縣對2018年財政預算編制工進行了重大改革,結合我縣工作實際、縣域經濟稅源結構狀況,在充分考慮影響我縣財政收支各種因素的基礎上,提高了人均公用經費標準,統籌整合了部門小專項,并對部門預算支出經濟分類進行了細化改革。
1.一般公共預算編制情況
2018年我縣預算編制中財政剛性支出仍然有增無減,與2017年預算相比新增支出12525萬元,其中:保工資增加支出11170萬元,保運轉減少1910萬元,保補貼性民生增加694萬元,上解支出增加2040萬元,預備費增加160萬元,新增一般債券付息728萬元,減少項目性民生支出357萬元。根據財政收入情況,2018年整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有保有壓,確保收支平衡。
2018年縣人大通過的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62173萬元。按征管部門分,原縣國稅局安排12546萬元,原縣地稅局安排25905萬元,縣財政局安排23722萬元;按收入項目分:工商各稅安排31411萬元,烤煙稅安排6200萬元,非稅收入安排24562萬元。
2018年縣人大通過的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252488萬元,其中:本級支出248448萬元,上解支出4040萬元。在支出預算中,保工資支出97910萬元,占本級支出的39.4%;保運轉支出3547萬元,占本級支出的1.4%;保補貼性民生支出4761萬元,占本級支出1.9%;一般債券付息支出728萬元,占本級支出0.3%;預備費1000萬元,占本級支出0.4%;上級專項支出140502萬元,占本級支出的56.6%。為確保收支平衡,2018年保項目性民生、防范債務風險、保重點支出等均無法列入預算,整個預算方案僅保證了人員工資及維持機構運轉和保補貼性民生支出。
2.政府性基金預算編制情況
2018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地方安排20426萬元,上級專項安排1500萬元,上年結余2959萬元,基金收入總計24885萬元。基金支出安排24885萬元,收支平衡。
3.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編制情況
2018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安排10萬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安排10萬元。
4.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編制情況
2018年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安排26719萬元,比上年27123萬元減少404萬元,下降1.5%;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安排22519萬元,比上年21051萬元增支1468萬元,增長7%。當年收支結余4200萬元,上年結余25048萬元,年末滾存結余29248萬元。
(二)2018年1至10月預算執行情況
今年以來,我縣實體經濟效益下滑與稅源枯竭并存的形勢仍沒有根本性改變,財政支出壓力進一步加劇,落實“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工作任務艱巨,為確保政策和資金的全面落實,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自年初開始就將“三保一防”工作作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堅持“保工資發放、保機構運轉、保補貼性民生支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原則,加強預算管理,不斷細化預算編制工作,優化支出結構,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繼續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壓減一般性支出,積極落實保障各項民生補貼政策,不斷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1.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情況
(1)收入方面。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0172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62173萬元的80.7%,完成州政府下達任務數62754萬元的80.0%,比上年同期51677萬元減收1505萬元,下降2.9%。1至10月稅收收入完成26519萬元,非稅收入完成23653萬元,占比47.1%。收入分部門完成情況:
原國稅組織稅收收入8109萬元,占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數的16.2%,完成年初預算數12546萬元的64.6%,比上年同期8145萬元減收36萬元,下降0.4%。
原地稅組織收入(稅收+教育費附加+殘保金)18967萬元,占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數的37.8%,完成年初預算數25905萬元的73.2%,比上年同期16173萬元增收2794萬元,增長17.3%。
財政部門組織收入23042萬元,占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數50172萬元的45.9%,完成年初預算數23722萬元的97.1%,比上年同期27359萬元減收4317萬元,下降15.8%。
(2)支出方面。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259409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248448萬元的104.4%,完成州政府下達任務數255546萬元的101.5%,比上年同期196910萬元增支62499萬元,增長31.7%。其中:省轉貸新增債券中安排支出3669萬元。
(3)爭取上級補助方面。全縣共爭取到位上級補助191956萬元,為人代會通過年初預算數187465萬元的102.4%,為縣奮斗目標數191233萬元的100.4%,為州下達考核任務數177134萬元108.4%,比上年同期133293萬元增加58663萬元,增長44%。主要是專項轉移支付和指定用途的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收入大幅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財力性補助收入暫無增量。
(4)爭取債券資金方面。爭取轉貸政府債券收入5269萬元(其中置換債券1600萬元、新增債券3669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20000萬元的26.3%,比上年同期27526萬元(其中置換債券10800萬元、新增債券16726萬元)減少22257萬元,下降80.9%。
2.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情況
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完成7751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20426萬元的37.9%。比上年同期5074萬元增收2677萬元,增長52.8%。其中:國土部門組織收入7637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20211萬元的37.8%,比上年同期4613萬元增收3024萬元,增長65.6%。
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完成9937萬元,完成年初預算數24885萬元的39.9%,比上年同期1642萬元增支8295萬元,增長5.1倍。
3.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情況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完成4萬元,為年初預算10萬元的40%。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無。
4.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情況
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完成 24999 萬元,完成年初預算26719萬元的93.56%,比上年同期 40314萬元減收15315 萬元,下降37.99%。
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完成 18427 萬元,完成年初預算22519萬元的 81.83 %,比上年同期 35900 萬元減支17473 萬元,下降48.67 %。
自2017年始,由于我縣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用于統籌發放預算單位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由社保中心統一發放。按照相關規定,社保中心的社會保險基金報表系統自2017年7月份開始對養老金收支作列收列支處理,收支數都包含了清算數18795萬元;2018年報表數據不再含上述列收列支數據,導致與上年同期呈現下降,實際2018年各項社會保險基金增收3480萬元、增支1322萬元。
5.地方財政收支運行特點
一是減稅降費效應加速顯現。由于新舊動能技術轉換落后,資源型減收嚴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繳納稅收從2013年的1.8億元直線下降到2017年的3551萬元,今年1至10月僅完成2664萬元,加之減稅降費政策的不斷擴面,力度不斷加大,稅收收入急劇下降,其中:中央、省出臺對涉企和個人的系列行政事業收費的停征、減征、免征政策導致我縣每年非稅收入減少5800萬元左右;國家出臺“營改增”減負政策等導致政策性減收因素大2017年在“營改增”的基礎上實施6項減稅政策導致我縣稅收收入減收10896萬元,2018年在原有政策上又出臺了3項減稅措施導致我縣稅收收入減收11646萬元。隨著穩增長考核任務逐年加重,在不得不保收入增量的前提下,非稅收入增長過快,導致我縣非稅占比居高不下,收入質量低,可用財力逐年下降。
二是財力補助無增量平衡難。隨著各項改革的全面深化,社會保障、精準扶貧、教育投入、公共衛生等支出不斷增加,財政要保證的重點支出項目越來越多,要減的減不下來,需要增加的一分都少不了。此外,近兩年大幅度的工資調整,絕大部分新增支出都要由地方政府承擔,進一步加劇了財政收支的矛盾。2017年全年爭取到位財力性補助52324萬元,而2018年11月5日止僅到位50895萬元,減少1429萬元,如上級財力性補助與去年相比無增量,縣級財政平衡將會出現較大缺口。
三是保障標準低機構運轉難。由于全縣財政收入增速慢、增量小,而支出增速快、增量大,收入與支出、財力與保障、建設與“吃飯”的矛盾十分突出,收不抵支的財政預算逐年加劇。因受一般公共預算財力限制,為減少“三保”和預算缺口,我縣自2016年起連續三年不斷對一般性支出進行不同程度的壓減,部門運轉經費已壓減整合近70%,部門運轉舉步維艱。
四是支出增速快促進穩增長。今年以來,我縣財政部門高度重視財政支出均衡性問題,在財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情況下,積極籌措并合理調度資金,在財政支出的時效性、精細化管理方面下功夫,按照年度考核目標任務,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支出預算執行進度,嚴格落實好各部門“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的主體責任,突出“三保”。嚴格控制“三公”經費,壓縮會議費等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全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繼續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加大對低保戶、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和建檔立卡貧困戶等四類重點對象的支持力度;健全農業支持保護體系,鼓勵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支持農業可持續發展;持續加大社會事業投入,大力支持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文化事業全面發展。在財政收入放緩的同時,財政支出有所發力,有力地促進了全縣經濟社會穩定增長。
五是爭取上級資金成效顯著。從爭取資金總量看,1至10月全縣共爭取到位上級補助191956萬元,與去年同期比增量達58663萬元,且2018年9月,我縣就已提前1個季度完成向上爭取州、縣兩級下達目標任務;從部門完成情況看,2018年全縣納入向上爭取資金工作考核的21個縣級預算單位中有12家單位已超額完成目標任務,為確保全年向上爭取工作取得了更加圓滿的成績,也為全縣向上爭取資金總量和財政支出總量爭取了更大的增長空間。
六是重點領域得到較好保障。今年以來,我縣切實加快預算執行進度,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支持力度,推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更加精準有效。在大力減稅降費的同時,財政支出保持較高增長,進度也不斷加快。1至10月,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59409萬元,同比增31.7%,支出進度達到104.4%,已提前完成全年支出任務。全縣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得到較好保障。主要包括:積極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全縣扶貧投入50232萬元,比上年同期25688萬增加24544萬元,增長95.6%;污染防治、自然生態保護支出分別增長285%、49.7%;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全縣就業和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支出分別增長23%、25.7%,其中:財政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增48.5%。
二、2018年財政預算需要變更調整的情況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變更情況
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變更情況:2018年經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批準,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2173萬元,按征管部門分,原縣國稅局安排12546萬元,原縣地稅局安排25905萬元,縣財政局安排23722萬元;按收入項目分:工商各稅安排31411萬元,烤煙稅安排6200萬元,非稅收入安排24562萬元。經研究分析預測,對全年的目標任務數不作變更。但根據《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11項非稅收入管理體制改革工作的通知》(云政辦發〔2017〕118號)和《楚雄州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楚雄州11項非稅收入征收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楚政辦通〔2018〕49號)規定: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設費、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無線電頻率占用費、土地復墾費、行政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收入、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收入、行政單位國有資產出租、出借收入、上繳財政的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出租、出借收入、其他利息收入、產權轉讓收入、清算收入等11項非稅收入劃轉由稅務部門征收,將年初人代會通過征管部門任務數作以下變更:縣稅務局稅收和劃轉非稅安排56741萬元,比年初預算數增加18290萬元;縣財政局保留非稅安排5432萬元,比年初預算數減少18290萬元。
2.上年結余變更情況:《楚雄州財政局關于2017年度州級財政與縣級財政年終結算有關事項的通知》(楚財預〔2018〕75號)批復,主要涉及以下變動項:
(1)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結算補助收入增加48萬元(附表1:2017年州級結算補助情況表)。
(2)專項轉移性支付支出:上解支出增加179萬元,增加部分主要是地稅經費上解增加251萬元,煙葉稅上解減少68萬元,地稅手續費上解減少4萬元。
(3)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由于上解支出增加179萬元,2017年可用于補充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凈結余減少179萬元,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為331萬元(其中:超收收入307萬元,凈結余24萬元)。
(4)由于上解支出和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一增一減對結余數未形成影響,而結算補助收入增加48萬元影響上年結余數增加48萬元,收支相抵年終滾存結余為4480萬元(全部為結轉下年支出)。
3.政府轉貸收入變更情況:2018年政府債券轉貸收入減少14731萬元,變更后政府轉貸債券收入為5269萬元,其中:一般置換債券1600萬元,新增債券3669萬元。
(二)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變更情況
2018年經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批準,全縣財政預算總支出年初預算為252488萬元,其中:縣鄉兩級支出248448萬元,上解支出4040萬元。2018年我縣財政形勢更加嚴峻,平衡收支面臨更大壓力。為了實現收支平衡,年初預算安排支出時只考慮保人員工資發放、保按標準執行的公用經費、保基本民生支出的需要,其他保部門運轉經費、保其他民生、防范重大風險、年末綜合績效考核等無法列入一般公共預算的均列入基金財力安排。但在年度預算執行過程中,不得不安排的新增支出和不符合基金預算安排需調整到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基本支出預計11949.48萬元:
1. 1至10月已執行各項新增支出4465.68萬元,其中:
(1)2018年1至10月零星增資151.4萬元(2018年年初預留增資2736.1萬元,已執行追加2887.5萬元,超預留執行151.4萬元。
(2)一般公共預算項目追加支出2632.9萬元。
(3)執行年初列基金財力安排的部門專項運轉經費288.47萬元。
(4)執行年初列基金財力安排的基本民生支出90.34萬元。
(5)執行年初列基金財力安排非稅補助工作經費1302.57萬元。
2. 11月至12月預計待追加支出合計7483.8萬元,其中:
(1)2017年綜合績效考核獎勵資金列入基金預算3500萬元。
(2)預計零星增資支出1104.7萬元(工資、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工傷保險、養老保險清算)。
(3)按年初各部門列入基金預算情況預計11月、12月還需執行非稅補助安排815.9萬元。
(4)年初列基金財力安排的部門專項運轉經費未執行部分2063.2萬元,如12月仍無新增財力將無法執行。
3.其他說明事項:為切實做好債務風險防控工作,維護政府信用,避免在我縣發生債務風險性事件。9月份超預算預計撥付到專戶一般公共預算償債準備金2700萬元,實際從專戶支付州財政局債券利息253.21萬元。年末如無新增財力則計劃將已支出部分253.21萬元調整到政府性基金預算中支出,追減余額2446.79萬元。
(三)年初預算預備費動用情況
今年以來,由于落實“保工資、保機構運轉、保基本民生”工作任務更加艱巨,財政增收困難和上級財力性轉移支付增量有限,為確保“三保”不留缺口,在不發生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情況下,將年初預留的預備費1000萬元,全部用于安排今年新增的急需項目支出,仍不能彌補的缺口將通過積極努力向上爭取財力性補助來進行落實。
(四)地方政府債券轉貸資金支出安排情況
1至10月,上級財政下達我縣地方政府債券轉貸資金共計5269萬元,其中:置換債券1600萬元,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用于置換到期的政府債券(2015年3年期置換債券);新增債券3669萬元,嚴格按照同級人大審查批準的預算執行,用于易地扶貧搬遷項目2300萬元、公路恢復維修項目1368.53萬元。
(五)政府性基金收支變更情況
1至10月,政府性基金收支離全年目標任務差距仍然很大,由于基金預算還存在不確定因素,暫不作變更。
(六)社會保險基金預算變更情況
根據2018年1至10月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情況看,暫不作變更。
(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變更情況
根據2018年1至10月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看,暫不作變更。
三、2018年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平衡預計
預計全年財政收入總計288593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2173萬元,轉移性收入預計216340萬元,轉貸政府債券收入5269萬元,上年結余收入4480萬元,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331萬元。
轉移性收入分項如下:
(一)返還性收入2850萬元,其中:增值稅和消費稅稅收返還收入1053萬元,所得稅基數返還收入369萬元,增值稅“五五分享”稅收返還收入1428萬元。
(二)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預計89679萬元,其中:
1.體制補助收入到位3870萬元;
2.均衡性轉移支付補助收入預計到位28625萬元(按省測算辦法上年基數部分還未到位2779萬元);
3.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收入到位685萬元;
4.結算補助收入預計到位1808萬元;
5.企業事業單位劃轉補助收入676萬元;
6.基層公檢法司轉移支付收入742萬元;
7.城鄉義務教育轉移支付收入8978萬元;
8.基本養老金轉移支付收入6493萬元;
9.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轉移支付收入8499萬元;
10.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收入728萬元;
11.產糧(油)大縣獎勵資金收入23萬元;
12.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補助收入3294萬元;
13.固定數額補助收入9412萬元;
14.民族地區轉移支付收入1965萬元;
15.貧困地區轉移支付收入13719萬元;
16.其他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162萬元。
(三)專項轉移支付收入預計123811萬元。
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則,預計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81203萬元(州要求我縣支出不低于281000萬元),上解支出4290萬元,地方政府債券還本支出1600萬元,財政總支出287093萬元,預計結轉下年支出1500萬元,收支平衡。
由于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壓力較大,在確保收入圓滿完成的前提下,預計通過追減調整超預算預計提一般公共預算償債準備金2700萬元,動用預備費安排1000萬元,調整支出結構減少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等方式進行彌補。而執行全年預算待執行支出預計還需7483.8萬元,支出缺口7483.8萬元。缺口部分還將通過大力壓減年初預算經費,調整部分支出,停止執行部分年初預算,積極向上爭取最后一批財力性補助資金等方式來彌補。
四、下步工作措施
(一)壓實稅收任務,確保收入總量。
2018年,實現全年收入目標任務最后關鍵取決于稅收收入任務的完成。一是全縣財稅干部要統一思想、堅定信心,緊抓有限時間一鼓作氣打好收官戰。緊緊圍繞財稅收支專項行動確定的各項工作目標任務,繼續落實主要財政指標實行掛圖作戰的工作要求,確保四季度圓滿實現“大收官”。二是征收部門要實行全局總動員,圍繞目標進一步壓實責任。落實工作措施,做到部門內部責任到分管領導、到股室、到責任人,稅源分清到企業到部門到政府分管領導,把工作精力集中到抓財稅收支工作上來。三是召開全縣骨干民營企業代表座談會,要求企業增強憂患意識,加大生產加快銷售,在經濟下行帶來的種種困難面前,民營企業不但要具備持續最優獲利能力,更要具備持續奉獻社會能力。武定經濟發展與企業興旺息息相關,民營企業強,則武定經濟強;民營企業興,則武定發展興。在武定發展最為困難的時刻,鼓勵支持企業努力加大生產,加快銷售,政企齊心共渡難關。
(二)爭取財力補助,確保預算平衡。
隨著各項改革的全面深化,社會保障、精準扶貧、教育投入、公共衛生等支出不斷增加,財政要保證的重點支出項目越來越多。要減的減不下來,需要增加的一分都少不了。此外,近兩年大幅度的工資調整,絕大部分新增支出都要由地方政府承擔,進一步加劇了財政收支的矛盾。2018年全縣預算平衡難度進一步加大,我縣2017年全年爭取到位財力性補助52324萬元,2018年僅到位50895萬元,減少1429萬元,預計全年財力性補助難有增量,由于預算平衡缺口較大,我們還將緊抓2018年最后一批財力性補助資金即將下達的機遇,努力從以下四個方面爭取更多財力性補助確保預算平衡。一是爭取上級財政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規模;二是爭取上級財政對深度貧困縣按脫貧人口數量給予一定的財力補助;三是爭取上級財政繼續增加民族地區轉移支付補助;四是爭取省財政每年定額補助武定縣云龍水庫水資源保護治理經費1000萬元。
(三)做大支出總量,促進穩定增長。
今年以來,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和不斷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全縣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加快支出進度,做大支出總量。一是在大力減稅降費的同時,保持較高的財政投入力度,為實施縣域重大發展戰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等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二是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在扶貧開發中的主導作用,積極籌措資金,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積極開辟扶貧開發新渠道,加大涉農整合資金力度,嚴格資金撥付程序,強化資金監管流程,提升管理效能及工作質量,緊緊抓住國家支持深度貧困地區、烏蒙山片區貧困縣、革命老區縣建設的機遇,加強與上級部門溝通匯報,積極爭取脫貧攻堅政策、資金和項目支持。三是緊緊圍繞現階段突出問題,以貧困縣、貧困鄉、貧困村、貧困戶脫貧出列摘帽銷號為目標,以脫貧成效為導向,以扶貧規劃為引領,按照“統一規劃、統籌安排”的項目整合管理方式,堅持以項目帶動、產業帶動、區域帶動,促進資金的有效整合,通過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激發內生動力,全力支持我縣脫貧攻堅工作順利開展。
(四)打好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攻堅戰。圍繞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要求,根據《武定縣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防范工作方案》明確到期債務本息償還資金來源及責任劃分,努力籌集資金,確保穩步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債務。一是通過促增收、盤存量及其他調入資金等多渠道籌集資金化解政府債務。二是開展閑置國有資產的清理盤活工作,力爭通過處置一批閑置資產化解部分債務。三是用好用活保障性住房先租后售政策,對達到出售的保障房商鋪加快出售工作,積極籌措資金償還。四是通過加大土地掛牌出讓工作,實現土地出讓收入償還化解。五是由各責任部門和各融資平臺公司通過自籌資金和債務置換進行償還。六是加快推進融資平臺公司轉型改革,按照“實體化、市場化、公司化”的思路,賦予融資平臺公司對國有資產的管理權、經營權和收益權,加快推進融資平臺公司轉型改革。
李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2018年我縣財政工作在上年基礎上進一步加劇,如部門運轉經費等絕大多數列入基金預算的項目無法執行,縣級財力保障能力進一步弱化,新增剛性支出不斷,全縣落實“三保”工作存在巨大壓力,但我們將在縣委的正確領導和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按照“增收節支、積極爭取、確保平衡”的工作要求,努力實現全年各項目標任務。
| 上一條:武定縣總工會2018年部門預算公開情況說明 |
| 下一條:武定縣二O一七年財政總決算公開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