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便于各級各部門、社會公眾更好地理解《武定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武定縣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后續建設項目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武政辦發〔2021〕18號)(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內容,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后續建設項目建設工作,現將《實施方案》解讀如下:
一、出臺背景
武定縣于2018年申報成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獲得了州級統籌后中央財政資金1486萬元的支持。根據《楚雄州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楚雄州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楚政函〔2019〕8號)要求,武定縣人民政府于2018年10月印發了《武定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實施方案》,根據我縣實際和項目實施情況,結合新修訂的《楚雄州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及資金管理辦法》(楚商通〔2019〕39號)相關要求,于2020年3月20日印發了調整后的《武定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實施方案》,在縣鄉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縣鄉村物流配送體系、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及創業孵化體系建設、農產品供應體系建設等方面明確了相關工作目標及措施,并對項目中標資金1458萬元的使用進行了安排規劃。2020年5月,商務部、云南省商務廳委托第三方專家組對武定縣2018年度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進行中期績效核驗,我縣榮獲“良好”等級。9月下達我縣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尾款500萬元,為了切實發揮中央財政資金的作用和項目效益,鞏固前期項目建設成果,補足前期項目建設內容薄弱環節,現統籌項目后期撥付資金500萬元,用于提升或完善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服務功能,進一步暢通縣鄉村物流服務體系,強化農村電商供應鏈體系建設,擴大農產品出城外銷規模,充分發揮電商進農村的示范集聚效應,助力鄉村振興。
二、制定依據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8號)、《財政部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國務院扶貧辦綜合司關于開展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的通知》(財辦建〔2018〕102號)、《云南省商務廳、云南省財政廳、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做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管理和驗收工作的通知》《楚雄州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楚雄州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楚政函〔2019〕8號)和《楚雄州商務局、楚雄州財政局、楚雄州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關于印發楚雄州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及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楚商通〔2020〕27號)等精神,結合我縣實際情況,制定了《實施方案》。
三、資金來源
武定縣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后續建設項目。總投資預算650萬元,其中:統籌使用中央財政電子商務進農村專項資金500萬元,企業自籌資金150萬元。
四、項目主要建設內容
(一)提升和完善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服務功能
進一步完善服務中心的規劃布局,提升服務功能,對原有服務中心進行升級,提升改造數字化展廳,支持建設直播室、數據分析展示中心、產品研發包裝中心等。盤活縣級服務中心場地,逐步向農村電商運營中心進行嫁接整合,搭建具有孵化能力、引導能力、帶動能力的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著重服務于當地農產品加工企業、合作社及農戶。通過“線上+線下”的服務體系,組建專業運營團隊提供技術支持、渠道開發、培訓孵化、產品對接、政策咨詢、運營服務(如商品拍照、美工設計、文案策劃、品牌注冊、質檢服務、溯源等)及其他衍生的增值服務等,使縣域電子商務形成抱團合力助推本地產品外銷,打造本地電商生態圈。該項投入中央財政資金30萬元。
(二)提升和擴大縣級電子商務物流分撥中心服務功能
進一步完善物流分撥中心規劃布局,擴大物流分撥中心面積,并進行提升改造。支持相關物流、倉儲、分揀、包裝等設施設備補充,提升物流分撥中心對外公共服務功能和服務能力。加強縣域物流快遞資源整合,支持購買物流運輸設施設備,通過整合傳統物流和“四通一達”、順豐、極兔、郵政等快遞,創新物流快遞配送模式,多方式多舉措實現鄉村物流快遞的統一配送。優化鄉村服務站點物流快遞配送線路,加大物流信息平臺推廣使用,提高農村地區物流配送效率、配送頻率及服務水平,打通農村地區農產品出城“最初一公里”和工業品進村“最后一公里”的雙向流通通道。該項投入資金120萬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60萬元,企業自籌60萬元。
(三)加強農村電子商務培訓體系,提升電子商務應用水平
依托專業電商培訓機構,安排高級專業電商講師,面向“新農人”、創業者、企業骨干、合作社人員等開展專業電商培訓,著重提高經營思維和運營實操能力,提升創業培訓轉化率,做好訓后跟蹤服務。支持對就業創業者、電商企業、個體網店的一對一創業指導和高端人才培訓。不定期開展縣域電商沙龍、培訓活動,交流電商經驗,營造電商氛圍。實現小縣城、大商圈,以公共服務中心為電商樞紐聚人才、求發展。該項投入中央財政資金30萬元。
(四)加強農產品電商供應鏈體系建設
1.提升改造農產品供應鏈基地。實施農產品供應鏈基地提升改造,支持建設農產品供應鏈基地云倉,為縣內所有農特產品、電商企業及快遞公司提供倉儲、分揀、轉運等服務;逐步實現縣域內產品及物流資源整合,實現資源共享、信息互補,降低縣域農產品上行倉儲物流成本,支持購置農產品分揀、加工、包裝流水線設備,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及相關設施設備等。該項投入資金150萬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90萬元,企業自籌60萬元。
2.實施農產品冷鏈倉儲建設。開展農產品供應鏈基地冷鏈倉儲建設,支持配備相應的冷鏈倉儲、預冷等產地初加工和產后商品化預冷處理設施設備,支持農村產品開展冷鏈物流,助力鄉村產業發展。該項投入資金180萬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150萬元,企業自籌30萬元。
3.實施農產品供應鏈基地產品中心、數據中心建設。打造具備農產品供應鏈基地數據分析、網商化產品展示功能,支持建設數據分析展示中心、產品展示中心等,支持購置相關數據展示、產品展示設施設備。該項投入中央財政資金40萬元。
4.加強公共品牌培育宣傳及特色產品營銷推廣力度。結合武定縣區域公共品牌、五大特色品牌及“一鄉一特”“一村一品”等特色農副產品,通過對接國內主流平臺舉行直播活動、組織縣域內電商企業、合作社參加國內各類知名農產品展銷活動等方式,多舉措多渠道開展縣域農特產品直播、產銷對接、宣傳推介活動,推動我縣農特產品外銷;通過引入媒體宣傳、報道,不斷提升品牌影響力和輻射面,提高全縣電子商務影響力。該項投入中央財政資金100萬元。
五、保障措施
(一)明確領導組織。
(二)建立考核體系。
(三)加強宣傳推廣。
(四)完善監管制度。
六、工作要求
(一)縣人民政府是資金使用和監管的責任主體,牽頭研究解決資金分配使用、監管過程中的重要事項,協調推進具體工作任務落實,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
(二)縣工信商務科技局負責編制資金預算,組織項目申報和審核,申請和撥付項目資金;縣財政局負責審核資金,下達項目資金計劃,按有關規定撥付資金,會同縣工信商務科技局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三)項目承辦單位建立健全組織機構,負責項目實施,建立嚴格的財務制度和配備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賬務處理,嚴格規范使用資金,自覺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督檢查,如實提供項目相關資料。
(四)對違反財經紀律,弄虛作假、截留、挪用、擠占項目經費的行為,由縣財政部門會同縣工信、財政、審計部門給予通報、停止撥款、取消再申報資格等處罰,并按《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國務院令第427號)等有關法律法規進行嚴肅處理。
| 上一條:解讀《武定縣處理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方案》 |
| 下一條:解讀《武定縣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細則》 |